阿壩縣堅持黨建領航,讓全縣黨員干部用實際行動詮釋職責和擔當,將心更加地貼近群眾,把對黨忠誠、為民盡責的“初心”體現行動上,落實到工作中,架起與群眾常來常往、常聯常親的連心橋。
進牧家門,結牧家親。將全縣88個行政村劃分為318個村民小組和65個城區網格,實行小單元精準治理,在670名鄉鎮(場)干部和676名村干部全覆蓋包聯14607戶農牧戶的基礎上,完成40名縣級領導,906名縣級機關干部對3330戶貧困戶和3277戶非貧困戶農牧戶的重點結對包聯,實現“結對認親”全覆蓋,并采取“釘釘”打卡形式進行全面跟蹤管理。
用牧家話,道國家法。整理宣傳資料13類,建立完善教材庫21個,細分宣講對象12類,建立宣講對象庫86個,抽調具有較高政治理論水平、富有演講能力的領導干部、理論工作者60余人,組建藏漢“雙語”片區宣講團5個,宣講小分隊88支,用通俗易懂的牧家話道國家法,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切實做到談形式、講政策、送法律進村入戶到人。
聽牧家言,解牧家難。針對民生訴求收集、解決、答復機制不健全、不及時的問題,整合縣直部門和鄉鎮(場)力量,設置縣“群眾訴求處理中心”1個,鄉鎮(場)群眾訴求處理中心21個,建立一線收集、兩級分理、三方回復機制。截至目前:全縣收集民眾訴求2783件次,解釋答復948件次,解決1835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