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組織栓心。將黨組織建在工礦企業、工程項目、行業協會、商務樓宇、商業街區上,強化342個基層黨組織對農民工工作的統籌協調,不斷加強對全區445名農民工黨員的管理和服務;群團參與做好推優工作,為分散的農民工組建黨組織創造條件;住建、投促、經信、商務等黨組織與工商聯、個私協、民營企業協同推進,構建起農民工黨建工作新格局,形成廣泛聯系農民工的組織網絡。
強服務留人。將在東區居住半年以上的農民工及其子女納入12大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范圍;將隨遷子女教育納入東區教育發展規劃和財政保障范圍,保證農民工隨遷子女100%入學,保證與本地戶口學生同等享受“三免一補”等本地政策;每年竣工的公租住房按一定的比例供應給農民工,對在東區穩定就業并簽訂2年以上勞動合同,連續繳納社保3年以上,家庭年收入低于8萬元或個人年收入低于4萬元的農民工,可申請享受公租房保障;統一城鄉戶口登記制度,全面放開東區落戶限制,配套出臺促進農民工市民化的政策制度。
強平臺創業。依托區內雙創中心成立農民工創業服務園,在市內其他區縣設立農民工創業服務區,構建起“一園多區”的農民工創業平臺;通過提供場租減免、創業培訓、經營管理指導、項目推介、市場推廣、法律維權、專利申請等幫扶形式,目前共成功培育出12個項目,5名農民企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