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黨建管理,注重校企聯動。為進一步促進黨建工作,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努力構建校企黨建合作的新模式,我市以黨建為切入口,開展全方位的合作,加強校企溝通聯系,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駐共建、事情共商、活動共辦。綿竹市博物館支部與天一學院護理系黨支部開展黨建結對、綿竹年畫博物館與四川四匯齋年畫有限公司以年畫創作營等活動為契機,進行積極探討,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共同為校企黨建共建出謀獻策。不僅為雙方合作提供組織保障,使雙方工作思路、方法得到有效溝通和交流,也為高校創新性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奠定良好基礎,促使高校學生除注重掌握專業知識外,更注重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搭建履職平臺,實施總分館制建設。實施綿竹市文化館與圖書館制定總分館方案,對總分館服務標準、人才流動、業務考核等進行充分調研,目前已達成2個分館。通過下派“文化業務骨干”,進一步實施“總分館制”建設,并以協會為平臺,以理事會帶動黨建,促進各分館管理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的專業性,讓文化資源流動起來更便民、更高效;現已形成暢通有效的對接機制,讓每個分館和服務點都建得起、轉得動、用得好,進一步推動文旅名城創建。
優化廉潔服務,激活基層活力。全面推行“黨建+協會”管理模式,整合利用下屬事業單位和各協會支部的資源,形成齊抓共管合力。以文化、體育類協會黨員為主導、基層群眾為主體,緊貼基層所需、群眾所盼,開展公益性、服務性相結合的各類文化、體育類活動。今年,我市新增協會支部2個,積極探索“把支部建在協會上”的理念,以協會為載體,建立功能型、特色型黨支部,確保協會組織始終在黨的領導下開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