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開江縣嚴格落實黨建績效指數管理“八條措施”,全面優化黨建績效指數管理責任、目標、考核“三套指數”,將黨建績效考評結果與干部選任、評先選優、年度目標考核全程掛鉤,實現了黨建工作評價由“虛”變“實”、考核由“軟”變“硬”的轉變。
優化“責任指數”定責明責
“我們結合年初制定的質效考評辦法和考評細則,科學設置黨建年度考核指標,從日常考核、年底考核、述職評議、加減分項、綜合評價等5個方面108項指標進行綜合考評,確保基層打心里‘服氣’。”縣委組織部副部長馬駿介紹到。
據了解,年初該縣通過層層簽訂縣委常委班子成員、黨委(黨組)書記履行黨建工作目標責任書,分別明確了常委班子成員3大類28項和黨委(黨組)書記8大類65項具體任務。同時,建立抓基層黨建的“責任、問題、督查、提醒、負面、問責”6個清單,用清單式管理推動基層黨建工作,督促709個黨組織和5571名在職黨員按時按量完成黨建任務,壓緊壓實了黨建工作主體責任。
優化“目標指數”守責盡責
該縣通過增設“黨支部標準工作法”、《黨建引領脫貧決戰行動八項管理制度》《基層黨建七項制度》等指標,進一步優化了黨建履職指數;通過完善充分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積極性十項措施、“家庭團圓工程”“健康關愛工程”等措施,進一步優化了黨員盡責指數。
“黨建履職、黨員盡責指數的建立,讓黨組織和黨員履職盡責一目了然,本月我按照指數要求完成了講授黨課、督查指導等3項黨建職責和繳納黨費、參加黨員活動日等5項黨員義務,用的‘硬杠杠’把黨建抓實抓活。”任市鎮黨委副書記劉建華說到。
優化“考核指數”查責問責
該縣還探索“線上線下”融合的“互聯網+黨建”新模式,開發了“黨建扶貧指數管理平臺”,將12項黨建責任、10項黨員義務等有效整合到平臺,通過每月網上督辦、微信提醒、定期通報等方式,實現“臺賬留底”向“數據留痕”轉變,有效提升了黨建績效管理的科學性、執行力。
據介紹,該縣將每月18至22日固定為“基層黨建工作集中督導日”,結合每周電話抽查、不定期暗訪督查、季度綜合督導、年終述職評議,分層建立黨建工作紀實管理臺賬;同時,堅持把黨員干部履行黨建職責和黨員義務情況列入干部選任硬指標,查核黨員干部300余名,堅決不用履職盡責不到位干部3名。
(中共開江縣委組織部鄧江、劉艷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