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縣積極深化“三聯”制度構建“三級互動”聯系服務群眾責任體系
高縣積極深化“三聯”制度
構建“三級互動”聯系服務群眾責任體系
近年來,高縣積極深化縣(鄉鎮)黨委委員聯系縣(鄉鎮)黨代表、黨代表聯系黨員、黨員聯系群眾制度,構建縣、鄉、村“三級互動”聯系服務群眾責任體系,建立了黨員干部密切聯系群眾、真心服務群眾的長效機制。
一、健全聯系網絡,實行五必訪五必問五為民五到戶。建立縣級領導干部帶頭、科級干部全員參與、一般黨員結對認親的聯系網絡,進一步暢通民意渠道。一是帶著問題“五必訪五必問”。即做到困難戶必訪、必問衣食冷暖,上訪戶必訪、必問事情原委,返鄉戶必訪、必問就業現狀,產業戶必訪、必問致富經驗,老黨員老干部必訪、必問發展良策,有效對接群眾期盼,理清發展思路。二是帶著感情“五為民”。即制發一張為民連心卡,記錄一本為民日記賬,提交一份為民承諾書,組建一支為民志愿隊,發放一張為民評價表。明確縣級領導干部定點聯系19個鄉鎮62個村(社區)、科級干部定點聯系316個村(社區),實現干部聯系村(社區)全覆蓋。三是帶著舉措“五到戶”。黨員干部真聯實訪、真幫實扶,做到政策宣傳到戶、協調服務到戶、困難幫扶到戶、維穩工作到戶、技術培訓到戶,促進民情進一步了解、政策進一步落實、效能進一步提升。
二、加強雙向溝通,架起黨組織與黨員群眾保持血肉聯系的橋梁。一是完善決策參與機制。健全縣(鄉鎮)民主議事會、重大事項聽證會、民情懇談會和“兩代表一委員”列席黨委會等民主決策機制,主動邀請群眾參與重大事項的決策討論,切實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和參與權。通過開通民情熱線、干部組團下基層等方式,廣泛征集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形成點面結合、上下暢通、快速高效的民意反映機制。二是健全訴求表達機制。建立縣級領導干部和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接待日制度、重大信訪領導包案責任制度和網絡輿情監測分析制度,設立縣委書記、縣長、組織部長信箱,綜合運用現場接訪、帶案下訪、重點走訪等多種方式,廣泛收集群眾訴求。三是建立服務反饋機制。建立民情工作臺帳,明確解決問題的責任人和辦理時限,跟蹤管理監督。實行民情回訪制,對已解決的問題進行定期回訪,對解決效果不好、群眾仍有意見的,重新解決;對由于各種原因暫時不能解決的,耐心向群眾解釋清楚,真正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
三、堅持三級聯動,搭建黨組織聯系服務群眾平臺。整合縣、鄉鎮、村三級服務群眾資源,加強配套設施建設。依托縣行政服務中心健全19個鄉鎮便民服務站,深化“事前預情、事中提速、事后問效”服務鏈,全面推行預約服務、導引服務、延時服務、全程代理服務;在316個村(社區)設立便民服務代辦點,實行逢場天村干部在鄉鎮集中辦公制度,印發《高縣村(社區)服務群眾規程》。健全以縣行政服務中心為龍頭、鄉鎮便民服務站為基點、村(社區)便民服務代辦點為觸角的三級便民服務網絡,構建橫到邊、縱到底,覆蓋城鄉、開放互動的黨組織、黨員聯系服務群眾體系。同時,開通社區醫療衛生服務、城鎮供水供電、法律援助等公共服務快速保障專線,通過報紙、電視、網絡等方式向社會公開,延長服務鏈條、延伸服務觸角。2014年,為群眾提供代辦服務5270余次,解決實際困難1600多件。
四、注重科學考評,努力提升聯系服務群眾實效。根據聯系服務群眾階段任務要求和聯系點、責任區的群眾需求,確定聯系服務群眾的任務目標、計劃和舉措,同時作出公開承諾,強化聯系服務群眾目標責任。建立工作臺帳,實行銷號管理,對任務完成情況一季一通報,推動目標任務落實。年底,由所在基層黨組織對黨員聯系服務群眾工作完成情況進行量化考核,通過實地走訪、群眾滿意度社會化評價等方式,加大在聯系服務群眾中考察識別、培養選拔干部的力度,把考評結果作為黨員干部評先樹優、確定星級、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據。對工作不力、群眾滿意度低的黨員及時批評教育、限期改正,對群眾滿意度高的先進典型,給予表彰獎勵,并通過電視、報紙、網絡等新聞媒體廣泛宣傳,激勵廣大黨員干部密切聯系群眾、真心服務群眾。近年來,聯系服務群眾業績突出、社會公認的52名黨員受到省市表彰獎勵,36名干部被提拔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