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搭建“五項載體”縱深推進“三嚴三實”專題教育
巴中市搭建“五項載體”,推進專題教育向縱深方向發展,力求領導班子建設不斷見到新變化、干部隊伍作風不斷見到新變化、推動發展不斷見到新變化、干部形象不斷見到新變化,進一步筑牢致富奔康堅實基礎。
紅色引領正“武裝”。依托巴中紅色優勢資源,深入推進“思想建黨紅色引領行動”,完善提升川陜蘇區群眾工作主題展《陳列大綱》,打造出《巴山紅軍魂》《活著》等一批本土革命傳統精品力作,發放《川陜革命根據地簡史》《紅色檔案》等紅色文化普及讀物3700余冊,采取黨課課堂教學、黨性教育基地教學、體驗式參觀走訪等方式,常態組織各級領導干部參觀紅色遺跡、參加各類主題活動,將紅色傳統教育貫穿專題教育始終,狠抓教育引導,強化理論武裝,進一步凈化了黨員干部政治靈魂,提升了思想境界。
基層黨建固“堡壘”。嚴格按照省委“六個重視選用”“六個堅決不能用”“六個堅決調整”導向原則,已分級集中調整軟班子、不稱職干部230余人次,不斷選優配強農村基層班子隊伍,不斷完善村級后備干部培養選拔、崗位鍛煉、動態管理和考核任用機制,拓寬基層干部政治成長渠道;扎實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構建以基層黨組織為核心,群眾組織、自治組織、專合組織于一體的“1+N”服務組織體系,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和服務力逐步得到增強。
行為監管戴“金箍”。抽調組工人事干部32人,組成8個調研小組,嚴格對照“五好干部”標準和“三嚴三實”要求,研究制定《巴中市、縣級領導班子和市級部門班子結構模型》,提出綜合目標考核、年度考核、黨風廉政責任制考核結果共享、統籌運用,純潔政治生態。建立《領導干部責任和權力清單》,完善《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實績考核評價辦法》,圍繞黨員隊伍的學習教育、管理監督、考核評價、激勵保障等4個方面,科學制定《黨員干部行為規范》,織密制度“籠子”,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
“1+6”攻堅齊扶貧。實行“1+6”黨建扶貧攻堅行動,落實主要領導定點聯系掛包制度,建立市、縣(區)級部門(單位)領導班子成員聯系點98個,每月深入掛聯幫扶點研究對策、制定規劃、督查指導,集中解決群眾反映突出的上學難、飲水難、出行難、住房難、看病難等問題。深化優秀年輕干部交流任職和“三個一線”工作,抽調2500多人組建808支駐村工作隊,抽派939名優秀黨員干部擔任“第一書記”,蹲點幫扶,5萬名貧困人口脫貧致富,新一輪240個后進村黨組織得到整頓提升。
“鐵拳”執紀強威懾。嚴格執行黨員干部行為規范,開展制度規定貫徹落實情況專項檢查,結合開展“政令不暢、效能低下、履責不力、民生領域、干部作風”五個專項整治,明察暗訪出“不嚴不實”典型問題138個,通報典型案件40余件。在電視臺舉辦“陽光問廉”專欄,邀請熱心群眾、媒體代表和部分“兩代表一委員”組成考評團進行滿意度測評,對明察暗訪出的典型問題給予曝光15起,對黨風廉政方面暴露出的問題和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是否落實到位給予問責85人,形成了強大震懾,確保了制度剛性約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