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漢市三措并舉推進黨代表工作室建設
近年來,廣漢市積極開展黨代表工作室建設,為黨代表更好的履行職責,尤其是在黨代會閉會期間積極發揮作用、服務黨員群眾搭建了新平臺,開辟了新渠道。
規范建設標準。按照“資源整合、一室多用、實用管用、共建共享”的原則,指導各鄉鎮、市級各部門結合本單位實際抓好黨代表工作室規范建設,切實做到“六個有”:有辦公場地、有標牌標識、有代表簡介、有工作制度、有計劃安排、有文檔記錄。通過規范工作程序、統一標識標牌、美化環境設施,為黨代表和黨員群眾溝通搭建良好的互動工作平臺。
豐富活動內容。堅持以“知黨情、聽民聲、解民憂、促和諧”為主題,精心設置載體,創新活動方式,推動活動常態化、制度化。在開展好定期接待、雙向約談、走訪調研、民意征詢、學習研討等活動的同時,創新在全市廣泛開展“千名代表走萬戶”活動,依托黨代表工作室,各級黨代表通過走村入戶,與黨員群眾“零距離”接觸,面對面交流,深入了解基層黨員群眾的現實需求,收集第一手民情資料,活動期間各級黨代表共計走訪群眾2萬余人次,提出意見建議40余條、提案40余個,為市委的決策部署提供了重要參考。
強化工作保障。通過強化隊伍、機制、經費保障,確保黨代表工作室正常運行。指導各鄉鎮、市級各部門依托黨代表工作室這一平臺,建設好黨代表、聯絡員、志愿者“三支隊伍”。建立健全黨代表工作室輪值代表、首問責任、服務承諾、情況報告等制度,積極探索工作室開展活動的有效方法和途徑。同時,各鄉鎮、市級各部門把黨代表工作室建設和活動開展列入黨建工作的總體規劃,采取財政支持、黨費劃撥等方式,保障工作室建設和活動的必要經費。
通過黨代表工作室這一全新代表履職平臺,全市1000多名各級黨代表逐步實現了從5年一次黨代會的會議代表向職能代表轉變,逐漸形成了“有事就找黨代表”的社會氛圍,黨代表工作室已真正成為黨群干群溝通的“連心橋”、服務黨員群眾的“暖心巢”、黨代表履職盡責的“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