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道孚縣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豐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甘孜州道孚縣立足實際,統籌安排,突出特色,層層深化,掀起了下基層、接地氣、搞調研、摸實情、辦實事、解民憂、轉作風、促發展的工作熱潮。黨員干部“不實在”、“不扎根”、“不勤儉”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全縣上下形成了“一家親人常相處,一門心思辦實事,一身清白正風氣”的良好氛圍,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取得豐碩成果。
深入開展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教育,增強了為民務實清廉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全縣各級黨組織通過對照先進典型學、深化專題討論學、強化警示教育學,深入學習《面向未來的趕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論群眾路線——重要論述摘編》等5本必讀篇目,召開“菊美多吉、畢世祥”先進事跡學習研討2800余場,圍繞“群眾路線怎么走”、“改進作風怎么辦”、“五好干部怎么做”等7個專題開展討論1500余場,開展廉政警示教育討論會累計120余場,近500名黨員干部參與討論發言。通過專題學習教育,廣大黨員干部思想受到了洗禮,黨性得到了錘煉,在服務群眾的能力上提高了一步,切實凝聚起了推動“四個道孚”建設的共識。
認真貫徹整風精神,黨內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優良傳統得到大力弘揚。會前下足功夫,在談心談話中將問題談通談透,溝通思想、找準問題、增進共識。在對照檢查上,117名班子“一把手”親自主持起草領導班子的對照檢查材料,551名黨員領導干部結合工作實際和成長經歷,如實列出“四風”問題清單,并結合問題,深入查擺原因,具有針對性和操作性的具體措施;會上直奔主題,批評和相互批評真刀真槍,談開了問題、深化了感情。縣、鄉、村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共計277場,940余名黨員干部參與批評和自我批評,黨員干部會后梳理匯總其他成員對自己的意見建議普遍達30條以上,達到了“團結—批評—團結”的目的;會后鞏固落實,根據查找出來的問題和批評意見,充實完善整改方案,進一步抓好整改落實。大家普遍反映,這樣的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是多年來少有的,既有紅紅臉、出出汗、揭短亮丑的緊張和嚴肅,又有加加油、鼓鼓勁、增進團結的寬松與和諧,在嚴格的黨內生活中經受了一次深刻的黨性教育。
堅持聚焦“四風”問題抓整改,社會風氣整體好轉。認真抓實專項整治,針對常委班子征求的理論學習不深入、學風不正及群眾反映強烈的治安、刑事問題等首批23個群眾困難訴求進行整治。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發“點球”到12個責任部門,明確整治措施、整治成效、整治時間和具體責任人;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國土資源管理、砂石開采、違規建房等六大問題,由紀委牽頭進行全面摸底排查,清理出42個單位涉及辦公用房超標;11個單位和鄉鎮、村存在國有土地閑置情況;2處非法買賣土地;2處違規采挖砂石;1處違規建房;56名干部職工涉案多重享受政策性住房;28個執法監管部門、窗口單位、服務行業以及涉及民生重點部門圍繞“惠民利民”主題開展自查整治,先后召開研討會40余場,開通投訴電話16部、設置意見箱30余個、發放問卷調查表800份,查找問題124項,并先后通過縣電視臺、政務公開欄等途徑進行公布,接受群眾監督。通過一系列惠民利民措施,增強了群眾對黨委政府的信任和依賴,人心向黨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
努力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在解決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難點問題上取得新進展。堅持把教育和實踐有機結合起來,推動學習成果轉化為直接聯系服務群眾的實際行動,全縣共有91個支部1454名黨員到居住地居委會和結對村實現“雙報到”,與特殊群體結成“1+1”幫扶對子87個,與2432名農牧民黨員結為“N+1”幫扶對子;先后成立黨員維穩突擊隊160支,組織84個群眾工作小分隊、252名機關黨員干部和“五鄉一鎮”476名村組干部,全面深入開展鄉鎮、村(居委會)、寺廟反分維穩工作;廣泛開展了“綠山”、“助老巢”、“助農增收”、“訪貧問苦”等志愿服務活動,收集群眾困難問題385件,化解群眾矛盾糾紛43起,解決群眾困難214件,為民辦實事、好事累計1300余件。在全縣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發揮日益明顯,各類突出問題逐步解決,社會政治局勢總體向好,人心思安、人心思進、人心向黨的局面正在形成,特別是確保了今年3月敏感期和“7.6”敏感期的平穩度過,實現了“人不出戶、僧不離寺”的歷史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