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閣縣:嚴格標準、規范程序推動不合格黨員處置工作
劍閣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張大勇在鄉鎮調研不合格黨員處置工作
劍閣縣按照嚴格標準、規范程序的要求大力開展不合格黨員處置工作,確保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一是嚴格把握政策界線。通過調研座談、問卷調查等形式,結合各領域實際,對照黨建工作中較為突出的個性問題,堅持“立足教育、客觀公正、實事求是、事實清楚”的原則和“嚴格標準、區別對待”的基本方針,從“理想信念缺失、政治立場動搖、革命意志缺乏、群眾觀念淡薄、工作消極懈怠、組織紀律散漫、法制意識不強、組織生活散漫。道德行為失范、定性定期分析得分低、民主評議‘不滿意’”等12個方面確定不合格黨員表現的標準,使不合格黨員“對號入座”,做到界定政策依據充分。
二是規范處置程序步驟。在處置程序上,堅持自下而上、層層把關的方式,經過“宣傳發動、組織準備、摸底登記、民主評議、調查核實、上級預審、會議表決、復核審批、通知宣布、總結歸檔、教育轉化”11個程序步驟,做到每個程序不減,每個環節記錄翔實、每個步驟公開透明,確保處置不合格黨員工作穩步向前推進。
三是明確組織處置方式。對評定為不合格的黨員,黨組織根據其表現和態度進行組織處置,組織處置方式主要有限期改正、勸其退黨和黨內除名(含退黨除名、脫黨除名、勸而不退出名)三種,使不合格黨員的處置結果公平公正。對于違反黨紀需要給予黨紀處分的黨員,按程序移交紀檢機關立案處理。
四是注重后期幫教轉化。對受到限期改正處置的黨員,黨組織不是“處”而后快,而是通過談心談話、教育培訓、結對幫扶等措施促其改正,指定1—2名正式黨員干部逐一進行跟蹤教育,建立幫教和定期回訪制度,制定幫教措施,嚴格落實幫扶責任制,做到每季度聽取一次思想匯報,半年進行一次考察分析,期滿進行民主評議,教育引導不合格黨員正確認識自身的問題,正確對待組織處理,在思想上、學習上、工作上、生活上給予更多的關心和幫助,使其盡快轉化為合格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