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在抗洪救災中踐行群眾路線
2014年9月13日以來,受廣安市境內區域性強降雨和渠江上游地區普降暴雨影響(我市區域性強降雨最大降水量385.3毫米、渠江洪峰超警戒水位2.7米),我市廣安區、華鎣市、岳池縣等地遭受嚴重洪澇災害。據初步統計,全市有6個區市縣、71個鄉鎮(街道)、69.8萬人不同程度受災,直接經濟損失6.49億元。在暴雨、洪水災害面前,全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堅持把抗洪救災作為踐行群眾路線,貫徹省委“兩個意見”的生動實踐,迎難而上、奮力抗災救災。
黨組織發揮戰斗堡壘作用,成為受災群眾的“主心骨”。接到洪峰預警后,市委、市政府第一時間召開緊急調度會,啟動防洪預案,并通過電視新聞插播、廣安在線網站和12121氣象短信平臺等方式,向全市發布預警信息。市縣鄉村四級黨組織按照統一指揮、分工協作的原則,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組織和動員10萬黨員干部組建“黨員先鋒突擊隊”和“黨員服務隊”共計 3000余支,形成了處亂不驚、指揮若定的領導核心。前鋒區組織區級機關、鄉鎮、村組干部3000余人入戶宣傳發動,動員廣大群眾避災自救;組織部門堅持在抗洪救災一線考驗考察干部,并把黨員領導干部在抗洪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中的表現情況,作為紀實評價干部的重要依據;工商、商務、民政等部門搞好市場供應,及時向災區群眾提供帳篷、食品、衣物等。
領導干部靠前指揮,成為抗洪搶險的“貼心人”。災情發生后,全市各級黨員領導干部肩負起自己的責任,勇于負責、科學應對。9月13日、14日上午,市委書記侯曉春帶領市委辦公室、市水務局、市應急辦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冒雨趕赴廣安老城區、協興生態文化旅游園區查看災情、指導抗洪搶險,對全市抗災救災工作提出明確要求。9月13日晚,市委副書記、市長羅增斌組織召開全市防汛搶險工作緊急會議,周密部署抗災救災工作。9月14日,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黃秀川以及其他市領導迅速趕赴岳池縣、廣安區、華鎣市、鄰水縣等地實地查看災情、慰問受災群眾,并指導受災鄉鎮做好抗洪救災工作。
共產黨員奮勇爭先,成為抗洪搶險的“排頭兵”。哪里災情最嚴重,哪里就有黨員在戰斗。9月14日,市委組織部和市委群教辦聯合發出《關于在抗洪救災中踐行群眾路線發揮各級黨組織和黨員作用的緊急通知》。全市廣大黨員主動亮身份、樹形象,喊響“我是黨員、向我看齊”的口號,特別是駐市武警、消防官兵、公安干警、機關干部發揚不怕困難、連續作戰的作風,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救災戰斗,緊急轉移受困群眾2.6萬人。華鎣市1500余名機關干部放棄了休假,深入災區一線搶險,組建了5支“黨員干部一線工作小組”深入天池鎮、永興鎮、慶華鎮等重災區,指揮幫助災情處理,市民政局黨員夏云峰強忍病痛,奔赴一線,堅守崗位15小時,調配帳篷90頂、棉被250床以及價值10萬元的面包、蛋糕和水等其他救災物質,并及時分配到全市救災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