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江縣“三力合一”筑牢清正廉潔防腐之堤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整改落實、建章立制”環節,羅江縣下功夫、出狠招,促長效,三力合一,確保黨員干部保持思想的純潔性、先進性,筑牢清正廉潔防腐之堤。
正風肅紀下真功。縣紀委牽頭,采取監控督查、日常巡查、暗訪抽查等方式,對辦公用房專項清理、“三資”管理規范、會員卡專項清退等工作進行督辦,對公車私用、上下班不準時、工作期間瀏覽無關網頁、值班時間不在場等情況開展監督檢查,全面落實“10+2”正風肅紀專項整治任務,從嚴查處“四風”類案件,并通過正風肅紀專刊對查處案件進行通報,對得力做法做好宣傳。目前,已下發正風肅紀專刊20期,通報“四風”問題類案件4期,經驗做法9期,對全縣廣大黨員干部形成威懾和感染。蟠龍鎮在具體工作中嚴格執紀不打折扣,明查暗訪達每月4次,對違反機關紀律制度的5名機關人員(含2名班子成員)進行了罰款處理,對1后進村班子進行了約談。
“剎、換”工作專、狠、細。針對少數黨員干部在促發展、穩增長等各項工作中存在的消極不為心態,強調做好“剎‘不為’之風、換‘不為’之將”相關工作。堅決糾正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通過先后兩次對全縣327名科級干部進行5大類19項指標的“不為之風”測評,隨后將測評延伸至基層村社區四職干部層面,進一步強化對干部履職盡責的監督管理,對不為現象突出的單位及個人進行約談提醒。各單位結合自身實際,制定狠剎“不為”之風方案,強調工作要求,確定整治重點,設定具體措施,指導監督本單位干部職工樹立忠誠履職、爭先干事、勇于擔當的良好風尚。
建章立制促長效。立足實際,以為民、務實、管用為原則,規定各級各部門結合自身實際,突出針對性和有效性,從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四風”、關系群眾切身利益、聯系群眾最后一公里四方面類型來劃分“廢、立、改”制度,并以制度形式固化活動中的好經驗、好做法,重點建立健全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克服形式主義、維護群眾權益等制度,形成可執行、可監督的制度匯編。畜牧局全面清理現行的72個制度,結合整治“四風”問題、行業管理、現代畜牧業發展需要,決定“保”41、“廢”16、“改”16、“立”4,全面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市縣委“十項規定”,規范干部職工聯系群眾、志愿幫扶和基層調研行為。縣委黨校建立參訓效果評價制度、分級預警及淘汰制度、結業測試制度、訓前調研制度、優秀課件及講稿共享制度,并完善《干部教育培訓訓前調研制度》、《干部教育培訓訓后跟蹤及回訪制度》等相關培訓制度,建立長效工作機制,切實解決調研不深入、不廣泛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