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理縣圍繞“整改”出實招,推動作風建設常態機制
在整改落實,建章立制活動環節,會理縣突出問題導向“五整改”,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推進教育實踐活動出成果、見實效。
集中力量“攻堅改”。深入開展“十項”專項整治和“兩項”專題活動,將12方面工作細化為44項專項,由11名縣委常委分頭認領,集中部門力量,落實17個牽頭單位、21個主辦單位和55個協辦單位統籌協調推進,梳理歸納出需要重點解決的慢作為、不作為、不敢擔當、推諉扯皮等3個方面,加快推進職工改善性經濟實用房和加大力馬河社區幫扶力度等10件大事,著力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媒體參與“公開改”。邀請《今日會理》報社、《會理電視臺》記者歷時15天,對全縣60家縣級機關及其直屬單位、園區、鄉鎮、街道辦事處、學校、醫療衛生單位現場采訪70余人次,采用“一把手”上電視,承諾整改事項,展示整改成果。對全縣20家重點執法監管部門、窗口服務行業等單位的整改方案在《會理縣電視臺》、《今日會理》等媒體面向社會公示,接受群眾監督。
惠及民生“持續改”。將“走基層”活動貫穿教育實踐活動始終,一月一主題,月月有落實,通過“春來會理”、“開門納諫、登門解難”、“榴花正紅”、“干群同心”等主題活動,全縣1397名干部職工深入基層,為民排憂解難。依托幫扶臺賬,擬投入10萬元開發《會理縣干部聯系群眾信息系統》,實現幫扶臺賬建設和干部聯系群眾工作管理系統化、網絡化。建立幫扶臺賬3174份,投入4700余萬元實施民生工程177個,投入7500余萬元推動項目建設200個,辦好事做實事2353件,切實解決群眾“出行難”、“用電難”、“用水難”、“就醫難”、“入學難”等民生問題。
緊扣問題“督促改”。縣委9個督導組和各級督導組,深入一線,認真審閱整改方案、專項整治方案、制度建設計劃及個人整改措施,全程參與教育實踐活動紀實評價工作。通過約談提醒、批評指正、督促問責等方式,對全縣69個縣級機關及其直屬單位、6個園區、50個鄉鎮、3個街道、311個村(社區)、186所學校、57家醫療衛生單位、4家國有企業、58家“兩新”組織,整改情況進行全面督查,確保有人抓、有人督、抓得好、督得實。
建章立制“長效改”。鞏固活動成果、防止短期效應,健全完善制度,推動作風建設長效機制。截止目前,縣委政府根據實際情況修訂完善制度17項,通過活動需鞏固堅持制度5項,查漏補缺需新建制度21項。全面落實“月考季查年評”制度,從嚴教育管理監督干部、從嚴抓班子帶隊伍。落實好“四議兩公開一監督”、“一定三有”、“村財鄉管”等制度,對30個后進村級黨組織進行幫扶和整頓轉化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