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市東興區(qū)“五進農家”貫穿教育實踐活動始終
內江市東興區(qū)以“五進農家”活動為載體,把真誠、真心、真情、真摯、真愛進農家,貫穿整個活動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始終,扎實推進全鄉(xiāng)群眾路線實踐活動有序、有力、有效開展。
誠進農家,拜師于民。學習教育階段,除組織黨員、干部認真學習黨的群眾路線理論知識外,要求干部走出機關,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感知、感受、感覺、感悟群眾所思所盼,拜群眾為師,虛心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從群眾中吸取營養(yǎng),從群眾中尋找處理問題的經(jīng)驗和方法,在實踐中鍛造,在磨礪中提升。
心進農家,問癥于民。查找問題階段,對鄉(xiāng)村兩級班子、黨員、干部對照《黨章》、“四風”查找出來的問題全不全,實不實,準不準,要采取多種途徑和方式,組織群眾把脈問癥,真心實意邀請群眾幫助查找黨員干部在“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真心接受群眾的意見、建議和批評。
情進農家,聽音于民。在查自身問題的基礎上,采取黨員、干部帶著真感情進村入戶,通過召開座談會、懇談會,發(fā)放連心卡片,建立民情責任區(qū)、設立信箱、熱線、調查問卷、開展“民情說事日”、黨群干群“情感溝通日”活動等多種途徑,進一步暢通群眾訴求渠道,廣泛收集管理服務對象和群眾的建議、呼聲和要求。
富進農家,服務于民。針對收集、梳理出的各類問題,建立問題整改臺賬,從群眾意見最大、最不滿意的事情改起,對能夠解決的一般社情民意事項,逐項落實責任人,明確目標、措施、整改時限,立即予以解決;對需上級或有關部門協(xié)助才能落實的,分類整理、歸口逐級上報,爭取上級支持,盡快解決;對暫時無法落實的,向群眾說明緣由,取得群眾理解,直至群眾滿意。
愛進農家,暖心于民。開展“送愛心、送溫暖”行動,用真心、真愛、真情關心、幫扶弱勢群眾,用心貼近民意、用情化解民憂、用力贏得民心。每名領導干部都明確了聯(lián)絡鄉(xiāng)鎮(zhèn)和村(社區(qū))和進駐的農戶,實行“聯(lián)一幫一”,要求干部每周至少到所駐村(社區(qū))走訪農戶1次,幫助農戶制定一個脫貧計劃,提供一條致富信息,解決一件疑難問題,幫助一戶貧困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