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江縣建立四大機制,推進窗口單位教育實踐活動成果長效化
羅江縣窗口單位在扎實推進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過程中,深入反思自身作為聯系群眾的樞紐作用,主動作為,固化經驗,注重總結提升,逐步摸索建立起四大機制,推進教育實踐活動效果長效化。
建立領導坐班,換位體驗機制。全縣22個部門主要負責人輪流到其進駐的政務中心窗口辦公,直接面對群眾,體驗窗口工作,了解辦事流程,辦理部門業務,全程換位體驗。如縣住建局局長坐班當日,專題研究精簡行政審批事宜,現場精簡行政審批事項17項,精簡率43.6%,精簡審批材料70份,精簡率49.65%。
建立品牌服務窗口培育機制。開展“三創”行動,培育品牌窗口。一是創崗位奉獻先鋒,廣泛開展“比誠信、比服務、比質量”活動,引導黨員干部改進作風,爭當表率;二是創群眾滿意窗口,積極推行微笑服務、廉潔服務、陽光服務,提升服務水平和質量;三是創優質服務品牌,抓好“共產黨員示范崗”、“青年文明號”、“巾幗文明崗”等創建工作,結合單位特點,打造社會知名度廣、群眾滿意度高的優質服務品牌。
建立不限時服務及審批回訪機制。打破常規作息時間,推行特事特辦、預約服務、延時服務、上門服務、個性化服務等服務模式,為民服務不限時,無斷檔留空。同時推行審批回訪制度,如食藥監局辦理行政審批事項79項,回訪57次,確保群眾滿意。
建立立體反饋監督機制。一是定期組織評議,主動反饋。進行黨員自評,同時聘請社會監督員、行風評議員、“兩代表一委員”評議,開展調查,主動進行服務滿意度反饋。二是引入績效考核,內部監管。嚴格實施考核評比機制,將考核評比、抽查督查結果與績效考核掛鉤,提高工作人員責任心。三是暢通反饋渠道,社會監督。暢通網絡、電話、現場等信息反饋渠道,采取在官網設置“曝光臺”,公開公示監督電話,服務現場打分,引入新聞媒體監督等方式,強化社會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