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縣“嚴把三關”確保撰寫對照檢查材料不空不偏
隆昌縣針對撰寫對照檢查材料中容易出現空洞無物,走形式走過場的問題,堅持逐級逐人逐項嚴把程序審核關、材料質量關和逗硬真查實改關,確保對照檢查材料不空不偏,為開好“辣味十足”“如坐針氈”的專題民主生活會打下堅實基礎。
一是嚴把材料質量關。集中培訓。由縣委活動辦組織各單位分管負責人,具體經辦人和督導組成員進行集中培訓,對撰寫對照檢查材料前的準備工作、具體要求、框架結構等講明講透,對有“涂脂抹粉、嘩眾取寵”現象,檢查不到位,剖析不深刻,整改措施操作性不強的,明確由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干部及時“回籠”修改。培訓會共有109個單位,216人參訓。開展討論。各級領導班子在起草和撰寫對照檢查材料之前,要召開專題會議進行會診,坐下來集體議,逐一查找“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對標自查。重點對照“原因分析是否準確到位,思想認識是否有高度廣度、是否還有私心雜念等污垢,是否運用寫真寫實手法,文風是否質樸醇厚”等4類標準,對形成的材料自查。
二是嚴把程序審核關。“一把手”初審。各縣級部門,鎮街道等主要負責人,“一把手”嚴格按照審批程序,對班子和成員對照檢查材料進行初審,將個人修改意見逐一列出便于修改完善,合格后簽字確認。分類別逐級審。將撰寫對象按照縣級領導干部,縣級部門和鎮街黨政領導班子及黨員領導干部,縣級部門的下屬單位及代管單位、企事業單位領導班子,村、社區及兩新組織等基層黨組織4個大類,設置18種審批程序表,按照審批程序報相關部門領導逐級審核。活動辦復審。所有審核程序完成后交縣委活動辦集中復審,由活動辦分3個審核小組,對相關部門進行審查,對不符合要求的及時“回籠”整改,并將審批表分類存檔備案。縣級領導班子和成員、鎮街領導班子和主要領導的材料按要求報市上審定。
三是逗硬真查實改關。及時整改通報。針對材料中查找到的個人“四風”方面存在的問題,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方面的問題等,堅持開門整改落實,把整改的內容、目標、時限、責任和進展情況,通過微隆昌、隆昌電視臺、單位公示欄、村(社區)公開欄等方式向群眾反饋,讓整改全過程置于群眾監督之下。堅持成熟一批公示一批。建立問題臺帳。建立“‘四風’問題、群眾利益問題、‘最后一公里’問題”3大類臺賬,逐條逐項列出大力整改、集中整改、及時整改“問題清單”2000余條,確保問題分類掛單不遺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