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東區嘗試建商住小區活動黨支部
這幾天,攀枝花市東區陽城社區新宏國際小區的物業經理唐建明有了“新身份”:社區活動黨支部委員。
今年4月,東區積極探索黨員“一方隸屬、多重管理”的“1+X”模式,在攀枝花率先嘗試建小區活動黨支部,陽城社區的新宏國際小區、君臨江山等小區活動黨支部先后誕生。
有了“新身份”,唐建明甭提多高興了,“這不光是一份榮譽,還能在物業和業主之間起到潤滑劑的作用。”
小區有了活動黨支部
千挑萬選,劉志福把新宏國際小區活動黨支部成立的日子選在了4月。
小區活動黨支部的成立,對于小區的物業管理是個大事兒,也直接關系著在這里生活的近690戶業主。
從走訪摸底,再到最終批復新宏國際小區活動黨支部成立,花去半年時間,牽頭的正是劉志福。
劉志福在東區教育局從事多年的黨務工作,現在他也多了一個新頭銜—新宏國際小區活動黨支部書記。
在新宏國際小區,劉志福和唐建明打了多年的交道,早已是朋友了。從小區活動黨支部誕生起,就注定與小區物業管理服務緊密結合在一起,解決小區內各種矛盾爭端、促進鄰里和諧、協調業主與物業公司關系,成為小區活動黨支部的重任。
劉志福告訴記者,目前,攀枝花很多小區普遍存在物管難題,業主反映的各類問題得不到妥善解決,很多小區物業公司與業主關系緊張,甚至僵化。這是由于業主與物業公司之間缺乏“潤滑劑”。
小區活動黨支部將物業經理吸收進來,以后支部開會或有活動,都可以參加知曉,不用再單獨傳達解決,這在小區管理中也是一次有益的探索。
物業公司有困難找黨支部
陽城社區試建小區活動黨支部,在攀枝花尚屬首次。
今年4月,新宏國際小區活動黨支部成立,對于這樣一個黨支部,業主投來好奇的眼光:這會給自己的生活帶來哪些變化?
前不久,唐建明急匆匆地找到劉志福,告訴他,“小區里有業主私自搭建違章建筑,物業多次協調讓其拆除未果,小區活動黨支部能否出面協調?”
劉志福在搞清來龍去脈后,迅速找到業主。兩人見面后,在交談中發現該業主居然是自己同事的好朋友,也在教育戰線工作多年。既然是同行,劉志福心里有底了。果然在他的勸說下,該業主答應拆除違章建筑,“幸好有了小區活動黨支部出面協調,否則這難題還真不好解決。”唐建明感觸良多。
在黨支部領導之下,業主委員會也成立起來,主要負責協調小區鄰里事務與化解矛盾。
不僅如此,小區每棟樓還選舉產生一名樓長,樓長與黨支部、業主委員會密切聯系,及時傳遞業主反映的問題,樓長也起到了協調業主之間關系的作用,從而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樓、大事不出小區。“物業公司只是一個服務企業,沒有權力成立業主委員會,因此,成立黨支部,這些工作開展起來才順理成章。”劉志福說。
有望破解物管難題
在君臨江山小區活動黨支部門口的公示牌上,該小區所有黨員的照片、姓名、電話、專長、服務項目正在進行公示。居民陳欣潔說,看標識標牌就知道該找誰幫忙了。
記者了解到,小區黨支部成員都由小區的黨員業主構成,義務為小區服務,沒有任何報酬。
陽城社區小區活動黨支部的成立,引起了東區區委組織部的關注。
小區管理屬于公共管理的一部分,小區生活涉及方方面面,很多問題單靠物業服務企業很難解決。而小區活動黨支部的成立及正常運轉對于小區管理有著重要作用,東區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何峻峰從中看到破解小區物管難題的希望。他表示,這是一種新的實踐,值得提倡,業主委員會以自治方式進行管理,社區進行指導和監督,而黨組織起到基層堡壘的作用,將有力地提高業主自我管理及參與公共管理的意識與能力。
來源:四川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