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法律服務 奉獻無悔青春——記旺蒼縣嘉川鎮法律服務所黨支部書記、主任汪懷菊
幫群眾寫代理詞,她能干通宵;為了不耽誤調解糾紛,她即使腿腳受傷也要一瘸一拐地堅持下鄉;面對情緒過激的當事人,她會勇敢地站出來保護對方;她就是從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20年、無一例當事人投訴上訪事件發生的旺蒼縣嘉川鎮法律服務所黨支部書記、主任汪懷菊。
以法為繩 情系百姓
今年41歲的汪懷菊是從1994年10月開始從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的?!半m然一晃20年的青春不在,但回頭看看自己成功調解處理的一件件案子,當事人雙方都視自己為親人、朋友,覺得值得。”她動情地說。
經常主動承擔最麻煩的法律調解事務,幾乎成了她勇于面對困難、自加壓力的“保留節目”。
2013年4月22日,該縣張華鎮桂花村10組村民劉某及親人十余人到臨村張某家,收取她在2012年冬天為張某建房所欠的工錢及建房工具,不料張某父子以各種理由拒絕,雙方發生抓扯,導致劉某丈夫、兒子,張某和其父均受傷。事后雙方因賠償醫療費等問題愈加對立。
為盡快化解雙方矛盾,汪懷菊先后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了7次說服教育、4次專業調解,最終使雙方當事人認識到自己的過錯,并達成有關賠償及和解協議。
汪懷菊說,工作中也常常遇到調解雙方情緒激動、當事人不理解自己工作的情況,“有時自己還得受點委屈才行?!?/font>
2013年4月21日,嘉川鎮村民楊某在建筑工地不慎摔傷,經醫治無效死亡。20多名受害人家屬情緒異常激動,紛紛到服務所“討說法”。
“當時,施工方負責人也在我這里咨詢有關法律問題,看到受害人親屬即將與施工方負責人發生激烈沖突,我趕緊用身體護著施工方負責人?!蓖魬丫照f,“我一邊要求對方保持理性克制,一邊耐心給大家講法律、講道理,讓受害者家屬的過激情緒漸漸平復?!弊詈?,經過汪懷菊耐心細致、合理合法的調解,雙方最終達成和解共識。
曾經在外地打工遭遇黑心老板強制勞動,由汪懷菊組織成功解救的當地民工康某說,“別看汪主任是個女同志,為了幫我們什么苦都能吃!”
康某說,2009年春節期間,他和同伴在外地通過電話求助汪懷菊后,“她當天就和同事們趕到了我們務工的地方,將我們接到賓館安頓好,就開始調查取證,并向當地勞動監察部門反映了情況,然后又連夜同勞動監察部門工作人員一起解救了我們被關的10多名農民工?!?/font>
以法為先 促進發展
嘉川鎮位于旺蒼縣省級經濟開發區核心區域,全鎮目前已建成投產企業有23家,在建企業有11家,已初步形成了煤炭、化工、建材、冶煉、農副產品加工、交通運輸和商貿物流等主要產業集群。
日益繁榮的工業經濟在為當地群眾創造越來越多就業機會的同時,“如何更好地利用法律武器為企業、為群眾服好務”也成為汪懷菊心里的一件頭等大事。
2013年10月18日,嘉川鎮和平村村民張某在當地一企業務工期間發生工傷事故,致其左手手指十級傷殘。汪懷菊在援助辦理該案中,多次分頭做雙方思想工作,最終于2014年3月23日達成了處理協議。
當事人張某說,在汪懷菊的努力調解下,企業最后一次性賠償了他的傷殘費、醫療費、就業補助金、住院期間伙食補助等各項費用共5萬元?!八谡{解中既講法又講理,還讓我們雙方‘換位思考’,讓大家最后都心悅誠服?!?/font>
有一年大年初四,嘉川鎮境內一煤礦發生一起安全事故,企業和傷亡者親屬雙方就有關賠償問題發生激烈糾紛。當時正在休假的汪懷菊聽到消息后立即趕回服務所,先期介入事故處理。
“那幾天,來來回回奔波,真是沒睡過一次好覺,沒好好吃一頓飯。”汪懷菊說,她先把當事雙方集中在一起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賠償政策,然后又分別給雙方分析案例,最后再集中在一起聽取雙方意見要求,商量賠償標準?!坝蟹蔀橐罁姓咦鞯拙€,有認定的雙方責任大小,雙方達成了賠償協議,一起眼看就要成為群體性事件的案子,終于被化解了。”汪懷菊說。
以法為上 創先爭優
“服務所幾乎成了汪書記的第二個家。她剛任主任時,看到所里辦公條件差,還拿出自己的3萬多元錢添置電腦和辦公桌椅文柜,重新裝修了辦公室。”黃小奇介紹說。
在基層法律服務工作實踐中,汪懷菊總結出的“親情感化、法理交融、換位思考、分頭調解、趁熱打鐵”為主要內容的群眾糾紛調解處理“五法”,讓他們開展工作時更加“事半功倍”。
從2011年1月開始擔任所主任,到2014年底,全所職工代寫法律文書280份,代理訴訟及非訴訟案件310件,調處矛盾糾紛140件,為當事人挽回經濟損失600余萬元。全所無一件錯案、無一起當事人投訴上訪事件發生。
怎樣確保全所職工開展法律服務工作“零差錯”?汪懷菊也有“五法”作保障:一是黨性和紀律約束,二是信息公開,三是建立個人誠信檔案,四是投訴查處,五是疑難案件集體討論。
“汪主任經常要求我們牢記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凡是違反基層法律服務規章制度的,年度考核不合格或被投訴查處違規違紀的,就要解聘?!痹撍煞展ぷ髡吒吲d志說。
為不斷提高群眾法律素質,服務所在開展日常法律服務工作的同時,常年開展法律服務小分隊送法下鄉活動,到企業、場鎮、學校、機關,“以案說法”“現場講法”。近3年已開展法制宣傳近50 場次,發放宣傳資料16000余份,接受法治宣傳9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