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市東興區探索“四式”模式創新加強“兩新”組織黨建工作
2014年以來,內江市東興區積極探索“開放、靈活、復合、融入”工作模式,大力推進“兩新”組織宣傳、組建、選育和服務等工作,切實筑牢思想、組織、人才、發展基礎,進一步推動“兩新”組織黨建工作上新臺階。
“開放式”宣傳組織,進一步統一抓“兩新”組織黨建的思想行動。一是實行共抓共管,促使部門齊參與。成立“兩新”組織黨工委和個私協,建立聯席會議制度、黨組(黨委)主抓黨建工作考核制度,納入目標考核,對推動不力的通報批評,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二是強化宣傳引導,促使業主共推進。發放《致業主的一封信》、建立區委常委定點聯系點、部門企業結對98個,廣泛宣傳各級政策;140余名優秀業主被推薦為“兩代表一委員”,30余名被評為優秀黨員,5名業主主動遞交了入黨申請。三是開展“三聯八關愛”,促使黨員亮明身份?!叭摗奔磳嵭辛鲃狱h員服務中心、站、點三級聯系黨員,每級明確一名聯系人及電話,發放“三聯關愛卡”583張?!鞍岁P愛”,即提供結對幫扶、家庭幫扶、就業促進、創業扶持、維權服務、素質提升、思想溝通和權利保障關愛措施,服務15450余人次。
“靈活式”組織指導,進一步擴大組織和工作覆蓋。一是分類指導抓組建。對有黨員的,探索創新“4+3”模式,即拓寬單獨建、聯合建、掛靠建、統籌建四種基本模式,采取選派干部建、轉接黨員建、發展黨員建,加大組建力度。目前,單獨建立黨組織40余個,建立鄉鎮(街道)聯合黨組織7個。二是黨群共建聚合力。對無黨員的,以組建工、團、婦組織為切入點,激發職工向黨組織靠攏的積極性。目前,建立團組織45個、工會組織200余個。通過“推優”共發展黨員28名,使4個原不具備條件的,建起了黨組織。三是合理選派強引導。按照“雙重管理+雙向選擇”的方式,對規模較大、未建立黨組織的和已建立黨組織但黨建工作比較薄弱、黨建任務比較繁重的,遴選150余名黨建指導員掛職,當好宣傳員、組織員、指導員和協調員,為“兩新”組織黨建工作順利開展打牢基礎。
“復合式”選育人才,進一步壯大“三支隊伍”。一是遴選一批愛黨興業的“黨組織書記”。從黨員業主和管理層黨員中選拔培育黨組織書記,健全“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的領導體制,實現黨的工作與其他工作的有效銜接。共有21名黨員業主擔任黨組織書記。二是造就一批業務精湛的“黨務工作者”。將發展黨員、黨費收繳和過組織生活等內容量化到黨務工作者頭上,由他們再結合“兩新”組織特點制定本黨支部工作制度。年終,上級黨(工)委根據德才表現、考核結果、滿意率,決定解聘或續聘,共有3名不合格黨務工作者被解聘。三是培養一批支撐發展的“中流砥柱”。認真落實“精英人才入黨計劃”,重點把高知識群體、管理人員、一線骨干吸收入黨,大力實施“三向培養”工程,為“兩新”組織輸入了新鮮血液。共發展黨員11名。
“融入式”服務發展,進一步提升“兩新”組織黨建工作實效。一是服務中心,提升發展能力。與決策管理層建立“共謀發展機制”、“黨組織與董事會聯席會議制度”、“黨組織領導小組列席制度”等“通氣”平臺,制定相應的黨建工作計劃,提高黨組織與“兩新”組織決策能力。二是服務生產,提供發展保證。依托“黨員示范崗”、“黨員示范車間(班組)”、“黨員責任區”,開展“我為企業獻一策”、“黨員領辦攻關”等活動3130次,提供合理化建議1250條,開展技術革新914項,為“兩新”組織增加經濟效益過億元。三是服務員工,凝聚發展人心。把推進凝聚力工程作為黨組織的基本工作,廣泛開展“結對帶教”活動,深入車間班組,定期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