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善引慈為公益帶來了什么
德陽市嘗試破解社會組織發展瓶頸
7月18日,羅江縣萬安鎮金雁社區團支部書記賴曉娟等來了一個好消息,社區便民信息LED屏的安裝費用已經撥付到位?!斑@塊屏幕將用于發布租房、政策、招工、培訓等社區信息,對金雁社區意義重大?!?/FONT>
安裝這樣一塊電子屏,需花費1萬多元,錢從哪兒來的?今年4月,德陽市群團組織啟動“招善引慈”對接,為社區急需的公益服務尋找愛心資金,金雁社區的電子屏安裝計劃位列其中。
目前,通過“招善引慈”,39個公益項目正在德陽各地 “開花”,而更多的項目正在推向這一平臺。
公益活動找來“贊助商”
“公益項目要想搞好,兩個方面不可或缺:一是活動組織有系統性,二是適當的資金支持。”賴曉娟接手金雁社區團支書一年時間,發現以往的公益活動往往是主題驅動,植樹節植樹,兒童節關愛兒童,看上去陣勢龐大,實際上投入很小,實際效果并不明顯。
綿竹市家人志愿者協會秘書長劉華金有著更直接的感受,這個因5·12而誕生的民間社會組織主要為空巢老人提供關愛服務,但由于財力有限,至今未能發展壯大。由于沒有財力組織系統性公益活動,劉華金的團隊并不固定,在他那里登記的志愿者有約500人,活躍者只有30來個?!昂芏嗳似鋵嵱兄驹阜盏囊庠福豢筷爢T們的無私奉獻,團隊難以形成組織規模。”
今年初,借德陽市全面鋪開15分鐘志愿服務圈的契機,賴曉娟和同事們設計出一項“你動嘴、我跑腿”的項目,項目將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和殘疾人提供送貨上門、家電維修等服務,預計500人將因此受益。但問題隨之而來,“就算免去送貨上門的跑腿費,但交通工具產生的油費、電費等誰來買單?”
事實上,不論是出身群團組織的賴曉娟還是來自民間的劉華金,他們遇到的困難都不是個例。德陽團市委書記李棟曾做了調研,發現大批公益項目都存在上述問題。
破冰行動從群團組織內部開始實施,今年初,德陽團市委將村、社區急需的公益項目統一納入“招善引慈”項目計劃,每一個項目均詳細列出運行內容、項目周期、受益人數與項目開支,以項目“招標”的形式通過青聯向廣大企業發布,以求吸引愛心企業對接幫扶。?
金雁社區的“你動嘴、我跑腿”項目最終由德陽市青聯委員、德陽中業物資貿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唐春祥認領,他帶去6000元錢作為志愿者上門服務的補貼和送貨產生的油費電費。此外,金雁社區的另外兩個項目也成功找到“贊助商”。
受此推動,金雁社區成功整合起一支百余人的志愿服務隊,“這下人、財、項目都齊了,我們的公益活動搞得有聲有色?!?/FONT>
招善引慈有更大“社會空間”
“招善引慈”有一式三份的協議,“項目具體怎么實施,花多少錢,怎么花,三方協議上都寫得明明白白。”德陽宏廣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馮旭龍是金雁社區另一項公益活動——“依法治市”宣傳培訓計劃的對接方,根據協議,它將捐助5000元用于項目推廣橫幅、宣傳資料的制作,以及組織群眾參與有獎問答的活動經費。
“馮總劃過來的資金,每一筆怎么用的都計入臺賬,馮總可以隨時查閱。我們也多次邀請馮總到現場參與我們組織的活動。”賴曉娟說。
據了解,首批“招善引慈”項目的周期普遍為一年,一年之后,項目能否繼續開展,能否繼續找到“贊助”,有賴于項目在整個周期內是否都持續高效地運行。
為此,除群團組織要發揮好平臺服務和監督職能外,“招善引慈”項目還將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力量對第一批對接的項目進行監督?!按龝r機成熟,我們還會考慮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
李棟認為,盡管德陽的探索還停留在群團組織的框架內,“招善引慈”具備在更大的社會空間內整合公益資源的可能。
這正是劉華金所盼望的,“在許多社會服務方面,社會組織都有介入和施展的空間,但前提是要培育社會組織健康發展的平臺?!?/FONT>
“招善引慈”或許正是建立這個平臺的缺失一環,李棟相信,通過“招善引慈”去整合這些資本與組織的力量,將有望創新社會管理方式,釋放公益事業活力。“通過不斷地完善招善引慈的模式和機制,最終實現公益活動的項目化實施、品牌化打造、社會化運作、事業化發展?!崩顥澱f。
來源:四川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