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邑縣探索非公企業黨建組團
臨近下班的點,四川大邑縣委組織部副部長馬培中又接到了企業邀請他去講課的電話。
大邑縣非公黨建聯盟啟動一年多來,黨務工作人員在企業“不招待見”的尷尬成為了過去。
2012年,大邑縣整合機關黨建、企業黨建、農村黨建、金融部門黨建資源,探索縣級非公企業黨建聯盟,助推企業黨建強、發展強,構建區域化黨建新格局。
一年多時間里,這個將黨委政府部門各式服務零距離接入企業的黨建大平臺,為企業辦了400多件實事。
在聯盟里找實惠
成都裕邑絲綢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就成立了黨支部。但長期以來,黨組織活動難,陣地建設薄弱,黨建工作乏善可陳。
非公企業黨建聯盟探索開始后,裕邑絲綢股份有限公司黨支部和縣國稅局機關第二支部被分到一個小組,結對共建。
活動一起搞、培訓一起抓的模式,讓裕邑絲綢常務副總經理、黨支部書記曹建成看到了實惠:“國稅局幫我們在合法經營上出招,也為企業運行、財務做賬方面提供指導,讓企業從‘游擊隊’提升至規范化。”
遇上入黨積極分子培訓,聯盟就把黨員們拉到一起,借由機關“專業”力量提升企業黨員培訓水準。
曹建成細數了一下,總公司30多名黨員都在重要崗位一把手的位置任職:“生產、行政、項目等部門的總監都是黨員,從來沒出過差錯?!?BR> 和機關黨建接上頭后,曹建成另一重身份——業務管理上的收效也逐漸明顯:“員工的綜合素質提升,分階段給黨員定職責、進行考評,管理起來更得力。”
2013年,裕邑絲綢黨支部發展黨員8名,培養入黨積極分子14名。
背靠非公黨建聯盟這棵大樹,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其所在鄉鎮、村之間的交流也更深入。
“用水、用電、用氣方面遇上了麻煩,只要幾個相關企業之間黨員通通氣,問題很快能協調好?!辈芙ǔ蓪Φ靡嬗诼撁藥淼念l繁橫向聯系深有感觸。
而裕邑絲綢在大邑縣晉原鎮新樂村保有的2萬畝蠶桑種植基地,也在和當地村支部的互動中,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促使自身規模壯大?!皬那笆呛痛迕褡錾?,現在多了和村支部之間搞聯誼、交交心。”
大平臺搭起“綠色通道”
869家非公企業,怎么擺脫黨建工作在企業的冷遇?
和許多地方一樣,大邑縣曾為非公經濟地位與非公黨建發展不對稱的局面所困擾。
2012年8月,大邑縣嘗試由聯系、服務企業較多的縣工商局、國稅局、地稅局、經信局、工業區等五個部門黨組織牽頭,分別聯系指導15家非公企業,組成5個非公企業小聯盟,開展了結對促建、企業經營經驗交流會、企業經理人專題培訓、創先爭優等活動,效果很快顯現。
2013年1月,大邑縣將覆蓋范圍擴大,構建了全國第一個縣級非公企業黨建聯盟。下由聯盟會員大會、聯盟理事會、12個分會和20個鄉鎮工作站逐級組成,每個分會、工作站聯系30家企業。聯盟實現會員制,目前全縣已有220余家非公企業黨組織、630余家非公企業、3家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黨組織、9家金融部門黨組織、18家縣級部門黨組織、20個鄉鎮黨委成為聯盟會員。
每個季度末,各分會和鄉鎮工作站召集所聯系的企業召開一次座談會,企業可以反饋自身在黨建、生產經營方面遇到的困難。由理事會將問題匯總,責成相關單位限期解決。
這項制度為企業在最短時間內辦成事兒開辟了綠色通道。
馬培中介紹,縣委書記、縣委分管工業的副縣長或者組織部部長、副部長,總有一名相關領導會在責成會現場辦公,督促相關部門盡快拿方案給企業答復。
2013年,黨建聯盟同相關單位合作,組織開展了結對共建活動213次、企業人才招聘會8次、企業生產經營專題培訓17次、企業品牌打造專題培訓9次、校企合作活動52次、投融洽談會11次、黨建工作現場經驗交流29次、創先爭優專項表彰活動2次,有效幫助企業解決了黨的建設、人才引進、品牌打造、技術改造、投融資、用電用氣等熱難點問題435件。
黨建聯盟的探索,構建了企業發展與黨建“雙贏”的良好格局。在黨建聯盟首任會長、成都大宏立機器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總支書記甘德宏看來:“非公企業黨建聯盟促進的不僅是非公企業的發展,也是對非公企業黨員的凝聚和提升,實實在在地幫助我們解決了生產、經營中的難題?!?BR> 2013年,大邑縣非公企業新建黨組織61個,參加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的職工達400多人,發展黨員92名。全縣非公企業黨組織覆蓋率由之前的71.4%上升到了91.2%,非公企業黨建工作覆蓋率達到了100%。同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148.53億元,同比增長11.4%,增幅在成都市19個區(市)縣中位居第3名,實現了黨建和工業發展“雙增速”。
而對馬培中和其他基層黨建工作者來說,非公黨建聯盟啟動以來的最直接感受是打破了他們和企業之間的重重阻隔,讓雙方找到了互動的渠道。
“過去我們的工作推進難,光說黨建企業沒興趣、不理你,現在企業對我們很熱情,有事能想著找組織?!瘪R培中總結,“有點潤物細無聲的意思?!?/FONT>
來源:非公有制企業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