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搶險 算我一個
旺蒼縣黨員突擊隊一線抗洪搶險側記
6月28日,旺蒼縣遭遇特大暴雨襲擊,部分鄉鎮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在這緊要關頭,縣委組織部火速組建了100多支黨員突擊隊,奔赴木門等鄉鎮抗洪搶險一線,與當地群眾一道奮戰洪魔,用抗洪搶險的生動實踐,詮釋了共產黨員先進性的時代內涵。
災情就是命令
“6.28”特大暴雨,木門鎮遭受了歷史以來罕見的山洪災害,從11:30至13:30兩個小時左右,流經場鎮的河流河水陡漲10米左右,木門場鎮老街、新街、新路扁、延戰街等地被洪水淹沒,致使全鎮停水、停電……災情告急!
“馬上組織黨員突擊隊趕赴現場,投入搶險……”正在開會的組織部長王爾敏第一時間下達了命令。
29日上午8:00,受災較輕的化龍鄉鄉長李健虢接到一個“特殊任務”:帶領黨員突擊隊支援木門鎮!剛下村查災回來的他顧不得吃完剩下的半塊饅頭,立馬通知在家黨員,趕快到政府門口集合。共產黨員鄧開勇自告奮勇,“搶險救災,算我一個”,轉身朝集合地點奔去……
57歲的木門社區黨支部書記張仕萬來不及察看自己家里的災情,社區主任孫平丟下家中生病的老人,鎮黨委副書記金秋宇拋下專程來看他的妻子,都匆匆趕來……
黨員突擊隊集結后迅速奔赴受災較為嚴重的老街、新街、新路扁等6個重災區域,有的負責車輛調度,有的負責淤泥清理,有的負責淤泥運送,有的負責災情巡查……
危急關頭見黨性
天上還冒著細雨,在木門場鎮的排險現場,“黨員突擊隊”的旗幟迎風飄揚,一頂頂“小紅帽”揮動著手中的鐵鍬,以一種特殊的方式迎接黨的生日,用自己的行動和實踐檢驗著黨性。
老街是木門受災最嚴重的地方,最深水淹達3層樓,重災戶134戶469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860萬元,災后的淤泥深達30公分,清淤任務相當艱巨。負責老街段清淤、排險等工作的黨委副書記金秋宇告訴筆者,他帶領的黨員突擊隊很多都是從各村調集過來的,他們各自家庭都有不同程度的受災,但當他們接到通知后,沒有一絲猶豫,毅然決然都來了,從早上7點開始到現在已經整整8個小時沒有停歇,餓了就吃方便面,渴了就喝礦泉水,沒有一人抱怨,周圍的群眾見此也紛紛主動參與,雖然任務重,只要大家齊心協力,一定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對此他信心滿滿。
由于水淹后,管線被毀,水電不通,部分居民的一日三餐都成了困難,木門鎮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在木門中學設置了臨時安置點,木門社區黨支部書記張仕萬帶領社區黨員突擊隊,負責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為了防汛、防盜,還組建了巡邏隊,以2人為一小分隊,不分晝夜每隔2小時換一次班,對各戶、各隱患點進行巡邏。當筆者問及他家受災情況時,與他隨行的社區主任孫平快人快語,“張書記家里損失可慘重了,他才進回來的一批服裝百貨全部被水淹了,價值5萬元左右,加上其他的家電至少不低于7萬元。”原來洪災當天,張仕萬正帶領支部一班人冒雨巡邏,察看低洼地帶的居民王德正、張丹等受災情況,“群眾的安危才是頭等大事,自己家里那點事是小事。”張仕萬簡單而又質樸的一句話,生動的詮釋了他作為一名共產黨人的錚錚誓言,據了解,直到現在,他家里還是一片狼藉。
輕災幫重災,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農建鄉黨委書記李斌率隊前來支援,“淤泥與垃圾要分開,以便分類處理……”,木門文化站院子前,李斌一邊指揮其他隊員,一邊揮舞著鐵鍬,不停地往拖拉機上鏟淤泥,由于離得太近,一團泥漿飛濺到他臉上,順著汗水直往下流,隊員見狀,都叫他去清洗一下,他隨意地用手擦了擦,一句“沒事,我們要抓緊時間”后又忙碌起來。
白天冒著酷暑,清淤排險;晚上打著手電,巡查水情……筆者了解到,汛情發生后,木門鎮共有8支黨員突擊隊200余人參加到抗洪搶險中,緊急疏散群眾500余人,安置群眾487人,清淤2400余方,排危38處。“他們中,既有新入黨的年輕黨員,也有黨齡20多年的老黨員。哪里有災情,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縣委組織部負責人介紹說。洪水面前,黨員突擊隊的每名成員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先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