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興縣四個著力促基層黨組織整頓升級
寶興縣堅持把從嚴要求融入抓基層打基礎之中,瞄準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癥結,采取“四治”措施補“短板”、治“軟肋”,著力提升基層黨組織戰斗力、牽引力、服務力、凝聚力。
治“軟”,著力提升村級班子戰斗力。組織專門力量對全縣222個基層黨組織特別是村(社區)黨組織運行狀況進行調查摸底,排查出后進黨組織23個,制定爭創整改措施320余條,明確整改目標和完成時限,并逐一建立工作臺帳。針對村干部選不出、干不好、班子弱等問題,采取從致富能手、返鄉能人、退伍軍人中選拔12人,從大學生村官中選拔2人等多種途徑選優配強班子。同時,采取外出培訓、集中輪訓的方式,分2批對全縣57名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進行提升培訓,著力形成政治質素高、帶領能力強、群眾基礎好的村級班子。
治“弱”,著力提升經濟發展牽引力。進一步落實“千名干部聯萬家”、“走基層”活動制度,由聯系縣級部門協助后進村找準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制定全村基層黨建、產業培育、基礎建設、社會事業發展等規劃,為軟弱村晉位升級指明方向,形成黨群聯動共謀富路的鏈條。同時,在基層農村中實施“本土專家選拔計劃”,圍繞災后重建及縣委做大做強旅游、中藥材、石材產業的發展思路,舉辦地災治理、產業發展等各類培訓8期(次),培訓干部120余人、培訓群眾280余人。
治“渙”,著力提升活動陣地服務力。按照“陣地建設標準化、服務功能最大化”要求,扎實推進村級綜合服務設施重建工作。將村級綜合服務設施項目和46個村衛生室災后恢復重建項目打捆建設,本著高效原則分三個標段進行實施,現已完成3個活動室的主體建設驗收,其余15個主體在建。整個災后重建村級綜合服務設施重建工作按要求有序推進,并進行規范化的包裝,實現了干部辦公有地點、黨員學習有平臺、村民議事有場所。
治“散”,著力提升基層組織凝聚力。針對軟弱渙散黨組織內部管理松散的問題,落實10個村、1個社區黨組織結合自身實際,制定《班子集中整頓工作實施方案》,建立崗位考核機制,細化工作分工,推行村“兩委”班子任期目標管理和服務承諾制。制發《關于在全縣基層黨組織推行黨務公開的實施意見》,明確村(社區)黨組織固定、定期、隨時公開內容和公開形式,從村(社區)黨員中推選3-5人組成黨務公開監督小組,確保基層黨務工作運作機制民主、開放、規范。同時,開展“向群眾述職、讓群眾評判”活動,讓群眾直評村干部,對評議較差的村干部進行誡勉談話,形成良性互動,增強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努力營造“先進有壓力、中間有活力、后進有動力”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