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縣扎實推進“軟鄉弱村”整頓工作
汶川縣在“軟鄉弱村”集中整頓工作中,咬定目標不放松,創新思路出實招,凝心聚力抓落實,開方治頑、強身健骨,扎實推進整頓工作。
開出妙方─“三村”行動,工作有方向。汶川縣大力實施“三村”行動,使“軟鄉弱村”整頓工作有方向、有定位。班子帶村,通過派駐工作組整頓一批、配強班子補充一批、領導掛點聯系一批、遴選干部下派一批、結對共建幫扶一批等“五個一批”措施,重點解決干部空崗化、場所空置化、隊伍老齡化、收入空殼化、作用邊緣化“五化”問題。經濟強村,立足“一園兩區三基地八大工程”,理清發展思路,制定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抓好民生項目建設,積極推廣莊園經濟和土地流轉經驗,壯大集體經濟。依法治村,以創建法治示范村為契機,完善村規民約,總結推廣“三三”群眾工作法,嚴格落實“四議兩公開一監督”和“村財民理鄉監管”等民主制度,實施信訪積案化解行動。
治療頑疾─合力幫扶,措施有力度。汶川縣突破“軟鄉弱村”工作經費瓶頸,將全縣300萬黨建專項工作經費的近三分之一直接劃撥到2個“軟鄉”、11個“弱村”,每個“軟鄉弱村”平均10萬元以上。此外,還將分散在各部門的支農強農惠農的資金、項目有效統籌起來,治療“軟鄉弱村”飲水、行路、防洪、地質災害防治等方面的“頑疾”。聯村幫戶部門加大幫扶力度,培育一個惠民產業,拓展群眾增收致富渠道,讓“后進村”真正成為“后勁村”。
強身健骨─創新機制,督導有推動。汶川縣建立“4+1”督導工作機制,推動工作落實。集中精干力量,組成鄉鎮“兩代表一委員”交叉督導組、退休老干部巡視督導組、資陽援藏干部巡回督導組、縣外黨建專家等4個督導組,隨時掌握整頓工作動態,及時進行情況分析和通報,總結推廣經驗。同時,建立1個經費使用審計督導組,由縣紀委、財政局、審計局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組成,督促各項經費有效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