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縣突出“四癥”兼治為軟鄉弱村祛病強身、疏筋活血
近日,茂縣以集中整頓基層庸懶散、班子軟骨病、發展貧血癥、服務跛腳疾“四大病癥”為重點,突出對癥下藥,逐一為全縣1個“軟鄉”和16個“弱村”號脈開方,為軟鄉弱村祛病強身、疏筋活血。
狠抓病例剖析,整治基層“庸懶散”。通過入鄉進村、個別訪談、群眾測評、組織分析等方式,全力搞好班子和黨組織書記“兩個摸排”,分級建立突出問題“病歷卡”,分類梳理政治立場、經濟發展、社會民生、和諧穩定等方面問題癥結20余條。落實以分管政治思想教育、重大項目資金、綜治維穩工作的副縣級領導為組長的整頓工作組,進駐軟鄉弱村推進集中整頓,對一系列重點“病例”進行集中剖析。期間,17個整頓工作組深入1個“軟鄉”和16個“弱村”開展走訪調研30余次,幫助協調解決群眾實際困難20余個,化解矛盾糾紛8起,軟鄉弱村的“庸懶散”頑疾及時得到遏制。
注重正骨補鈣,救治班子“軟骨病”。軟鄉弱村,軟在班子、弱在隊伍,針對部分鄉村黨組織班子不強、核心作用不突出問題,從機關單位選派16名農村工作經驗豐富的年輕干部擔任軟鄉弱村的黨組織書記或“第一書記”,增強了班子整體戰斗力;根據班子建設需要,選優配強一批政治強、抓發展、保穩定、重團結的干部,建設起一支務實高效的堅強集體;推行鄉村后備干部遞進培養計劃,按照每村3至5名標準,向村“兩委”后備干部庫中充實一批政治強、愛群眾、有本事、靠得住的優秀人才,為鄉村組織正骨補鈣。
強化補血造血,祛除發展“貧血癥”。將發展民生作為整頓軟鄉弱村的關鍵突破,依托“駐村幫扶”“雙聯”等工作載體,實現16個縣級機關單位和17個軟鄉弱村組織、30余名機關黨員和30余名生活困難群眾雙向結對,積極協調實施人畜安全飲水、村組道路、聯戶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以“百村千池萬窖”等民生工程為抓手,全力破解群眾“七難”問題,全面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目前,幫助軟鄉弱村理清發展思路20余條,落實發展項目30余個,邀請“土專家”“田教授”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民舉辦現場培訓20余場次。既補了氣血又增強了造血,有效祛除了軟鄉弱村發展“貧血癥”。
強調全面均衡,掃除服務“跛腳疾”。結合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大力推行鄉村黨組織為核心、多元化有型服務載體并存的“一核多元”服務體系,健全村組干部輪流坐班帶班和出勤公示兩項制度,要求村“兩委”主要干部在村坐班時間全年不少于2/3。全面推進“民事代辦”制度,在軟鄉弱村組建16支“背包服務隊”,在鄉政府建立群眾服務中心,各村建立便民服務點,定期進村入戶收集群眾困難訴求。同時,組織鄉鎮機關、企事業單位在職黨員干部到軟鄉弱村為群眾開展巡回服務、預約服務、信息化服務,把公共服務延伸到最基層,搬到群眾的家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