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遠縣建立三項機制促進縣委組織員作用發揮

為加強縣委組織員工作,威遠縣建立建強隊伍、考核激勵、定期例會三項機制,促進縣委組織員的作用發揮,黨員定期登記試點工作受到了中組部及省委組織部的關注。 建強隊伍機制。縣委設立組織員辦公室,明確為正科級單位,向20個鄉鎮黨委派駐縣委組織員,明確為副科級干部,同時各鎮配備一名組織干事,協助縣委組織員開展工作。注重選優配強。目前,20名派駐鄉鎮的縣委組織員都從鄉鎮從事過黨務工作的中層以上干部選拔,學歷均在大專以上,平均年齡34.8歲。注重培訓砥礪。每年,堅持組織縣委組織員到縣委黨校短期培訓,選送一批到市委黨校組工班集中學習,組織一批到黨建示范點“取經”。縣委組織員列席鄉鎮黨委會,集中突擊一些鄉鎮的急難險重工作,全面提高綜合素質。 考核激勵機制。印發《關于明確縣委組織員職責的通知》,明確了黨員發展、黨員定期登記、黨員信息庫建設、黨員教育管理服務等10余項職責。出臺《縣委組織員考核暫行辦法》,實行年度實績考核與平時工作考核相結合。對考核成績優秀的給予表彰獎勵;對一年考核分低于85分的進行誡勉勵談話,限期整改,連續兩年低于85分的進行組織調整。目前,已對1名縣委組織員進行了誡勉勵談話。對素質過硬、業績突出的縣委組織員,積極推選到縣級以上表彰,并優先提拔使用,促進縣委組織員創先進、爭優秀。2011年以來,已有11名縣委組織員獲得縣級以上表彰,13名得到提拔使用。 定期例會機制。每月組織召開一次縣委組織員例會,集中審批各鎮及縣級部門黨委(黨工委)上報的預備黨員和轉正黨員對象。會前,將審批對象的相關情況形成詳細臺帳發給參會的縣委組織員,會上無記名票決。2011年以來,先后有17名審批對象因資格不具備或程序不規范或材料不完善而取消了資格或推遲了審批,嚴把了黨員“入口關”。同時,會上了解縣委組織員工作進度,研究討論組織工作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如在黨員定期登記試點工作中,關于幫扶人的選擇,最初明確為“入黨介紹人+暫緩登記黨員”模式,經過一年的試點后,討論確定為“暫緩登記黨員自選+暫緩登記黨員”的雙向選擇模式,提高了暫緩登記黨員的幫扶轉化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