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遠縣大力實施百名
大學生村干部進村“兩委”計劃
威遠縣結合村“兩委”換屆,大力實施“百名大學生村干部進村‘兩委’計劃”,力爭引導100名黨性強、懂政策、有知識、同農村群眾有深厚感情的大學生村干部依法依規進入村“兩委”班子。目前,已有71名大學生村干部通過支部大會選舉進入村支部委員會,其中任村支部書記21名、支部副書記33名。
夯實基礎,引大學生村干部“入門”。一是打牢制度基礎。出臺《威遠縣大學生村官“頂崗”管理暫行辦法》、《威遠縣大學生村官任“實職”工作意見》等配套制度,為大學生村干部進村“兩委”班子夯實制度基礎。二是篩選培養對象。深入開展摸底調查,精選出139名獲得市縣表彰、年度考核優秀或具有一定規模的創業項目,且受群眾認可的大學生村干部,納入村級后備干部管理,進行重點培養。三是樹立輿論導向。通過村級廣播、公開欄、黨員群眾代表大會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大學生村干部在年齡、知識、能力等方面的優勢及其干事創業典型事跡,以獲取增進廣大黨員群眾對大學生村干部的信任和支持。
強化培養,扶大學生村干部“一程”。一是注重結對幫帶。建立縣、鎮、村三級與大學生村干部結對幫帶制度,實施“師徒式”結對模式,帶領大學生村干部深入田間地頭,走村入戶,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增強處理農村矛盾和問題的本領;定期進行談心談話和心理輔導,幫助其解決工作、生活、學習等方面的問題。二是加強教育培訓。定期舉辦縣級示范培訓班,重點就農村工作方法、法律法規和創業技能等內容進行培訓;積極爭取上級培訓資源,先后選派127人次參加中央、省、市組織的各類專題培訓班,提升素質能力。三是突出崗位培養。建立健全縣、鎮、村三級培養機制,采取上掛鍛煉、跟班學習、外出考察等方式,提升綜合素質。安排大學生村干部參與土地流轉、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新村建設等急難險重工作,提高處理和解決復雜問題能力。村“兩委”干部職務空缺時,重點安排大學生村干部接任或“頂崗”鍛煉,使其提前適應工作。換屆前,全縣已按規定任命37名,安排“頂崗”、鍛煉21名。
精心實施,促大學生村干部“上任”。一是明確目標要求。縣委提出,符合任職資格條件的大學生村干部原則上要參選,原則上每個鄉鎮有2名以上大學生村干部擔任村實職干部,其中有1名以上擔任村黨組織書記或村委會主任,確保全縣大學生村干部進村“兩委”班子不少于100名,確保當選村黨組織書記、主任不少于40名。二是強化組織保障。成立縣、鎮大學生村干部進村“兩委”計劃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和引導大學生村干部參選,積極推薦大學生村干部參選。目前,全縣共推薦52名大學生村干部為村黨組織書記、主任候選人。三是嚴格督促檢查。嚴格實行審批制度,各鎮換屆方案需經縣委組織部審批同意后方可進行換屆選舉,7個鎮換屆方案因未完全達到省、市、縣大學生村干部參選相關要求被退回修改。同時,組建10個村(社區)“兩委”換屆巡回檢查組,對推進大學生村干部到村任職進展情況開展督促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