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市東興區構建“三大機制”提升鄉鎮黨委服務水平
在加強服務型黨組織建設過程中,內江市東興區圍繞服務發展、服務群眾、服務評價三個方面,建立健全制度機制,推動服務工作科學化、規范化、常態化,有效提高了鄉鎮黨委的服務水平。
創新服務發展的運行機制。推行“一三五”決策法,關系鄉鎮發展的重大事項,均采取全程監督、三大程序、各五個步驟陽光民主決策,確保決策科學、符合民意。永福鄉在民秀橋建設中,從修建動議、方案到監督方式采用“一三五”決策法,群眾滿意率達99 .3%。建立“x+2”城鄉發展共促機制,采取“1村1組1企+1員+1會”模式,由鄉鎮黨委組建黨組織書記、產業黨小組長、企業主和黨建指導員為成員的“紅白領圓桌會”,每季度召開一次,運用“四聯”(黨建聯抓、信息聯通、發展聯促、成效聯評)工作法,推進城鄉組織建設、公共服務、產業經濟、社會民生、精神文化“五位一體”融合發展。全區共組建“紅白領圓桌會”26個,近兩年召開會議160余次,征集發展建議600余條,整合社會資金2000多萬元,有效加快了城鄉一體化進程。
完善服務群眾的工作機制。推行公共服務“一站制”,在鎮、村各類服務平臺,采取固定服務人員、公開服務項目、簡化服務流程和全程代辦、入戶服務等措施,提高服務效率。高橋鎮依托鎮便民服務中心和村級集中辦公點等平臺,推行“一站制”和“一條龍”便民服務,實行一支筆審簽,節約群眾辦事時間2/3以上。實行群眾問題“三步工作法”(主動收集-分析交辦-結果反饋),建立“一卡一本一臺賬”,向群眾發放 “服務連心卡”、鎮村干部攜《民情日記本》入戶收集問題、鎮村兩級分別建立民情臺賬,實行限時辦結反饋和銷號制度,妥善解決群眾反映的困難和問題2000多個。推行“三級聯系八大關愛”制度,對2632名流動黨員和困難群眾實施分類、無縫、全方位關愛。
健全服務效果的評價機制。實行服務“分類亮評制”,鄉鎮村兩級組織和干部年初向群眾公開辦實事承諾,年底由群眾對踐諾情況進行測評打分;服務窗口干部統一向群眾公開服務質量承諾,由服務對象在每次服務過程中進行現場滿意打分;各類服務隊向群眾公開服務效能承諾,在鄉鎮服務平臺統一設置預約服務電話和意見箱,社會公眾可以就服務綜合效能作出評價并提出意見建議。實行服務考核機制,對鄉鎮村干部均采取100分制計分浮動考核辦法(上下浮動20%),結果與績效報酬掛鉤,低于80分以下的扣除所有績效報酬并進行誡勉談話或組織調整。通過以上方式,有效規范和改進鄉鎮村干部服務行為,今年上半年群眾對全區鄉鎮村干部服務綜合評價平均滿意率達到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