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国产精品综合,夜夜亚洲天天久久,欧美动物xxx

網站訪問人數: 158463819

村黨組織發家記——達州市達川區探索發展村集體經濟有了新模式

www.shaojike.com (2018-09-30) 來源:四川組工網

按:中組部將“發展壯大薄弱村空殼村集體經濟”列為2018年基層黨建5項專項工作之一,今年是實施“村級黨組織發家計劃”的第二年,經過去年以來的深入探索與實踐,達川各地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呈現出了很多典型做法和鮮活事例。

近年來,達州市達川區把培育特色產業,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任務,以支部為引領,以項目為支撐,以產業為基礎,通過盤活資產資源,激發黨員內生動力,探索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新模式,走出了一條“支部+”“業主+”“大戶+”的集體經濟發展之路。

“支部+專合社”黨組織牽頭帶領群眾致富

8月11日是周末,道讓鄉靳家坪村支部書記劉大興召集“兩委”干部,現場商議第三期花椒基地種植選址。“省政府剛出臺了《關于推進花椒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我們擴大產業規模之路更有底氣,8月底前要敲定擴建方案。”剛被評為“達州市優秀黨務工作者”,他卻始終不忘主動加壓。

黨委書記黃興國是達州市目前唯一的博士生鄉黨委書記。過去,道讓鄉沒有什么產業,黃興國拿出調查研究的本領,為鄉里找到了一條脫貧致富的好路子。鄉里很適合發展青花椒產業,臨近的重慶江津有規模很大的青花椒交易市場,不愁銷路。

達川區委為每個貧困村匹配集體經濟扶持資金10萬元和貧困戶產業扶持周轉資金40萬,村上有錢,農戶有地,“支部主辦+農戶土地及村集體資金入股+集體統一經營管理”的青花椒產業經營模式應運而生,同時還成立合作社和管理分隊,村干部和群眾代表共同負責青花椒的種植、管理和銷售,分組主攻技術短板。

道讓鄉在4個貧困村分3期發展青花椒產業。首期800畝、二期1200畝長勢良好,今年6月開始投產,按照農戶拿盈余90%、村集體經濟占盈余10%的比例,四個貧困村集體經濟增收11.77萬元,農戶每畝土地增收1083元。

村集體自主經營的路子成功之后,更堅定了靳家坪村“兩委”發展的信心,逐步擴大種植面積,滾雪球式向前發展。事實面前,村民們也有了信心:“跟著村里走,準沒錯。”

“這個模式最大的受益者是群眾。達川區屬丘陵地帶,80%的鄉鎮地理條件、自然資源、產業發展經歷相似,區委保障資金、區花椒辦提供技術支撐,這個模式已經在全區進行推廣。”區委黨建辦主任周全講到。

“業主+配套”筑巢引鳳引來真金白銀

“烏梅樹,搖錢樹,種上兩畝能致富。”馬家鎮肖家村地處達川烏梅山景區核心地帶,緩緩的山坡上,種滿了成片的烏梅樹,群眾編了順口溜打趣眼前的產業發展。

2017年肖家村脫貧摘帽,建了新村洋房、修了旅游接待中心、建成了全省唯一村級脫貧攻堅展示廳......一派簇新景象,使得今年初在全區一下子“走紅”。十里八村的村干部都來“取經”,城里近郊的游客都來呼吸天然氧氣、品嘗烏梅酸爽。

眼看山上人氣越來越旺,村副主任肖志勇的心里又喜又憂。喜的是甩掉了多年貧困的帽子、村里面貌發生了徹底改變;憂的是這么好的地盤,怎么才能發揮最大作用、產生最好效益。

“康養中心必須盡快開張營業,不能一直閑置,更不能錯過避暑旺季。我們不懂經營管理,但是我們手里有資產,所以,還得從資產入手,從資產里淘金,發展集體經濟。”馬家鎮黨委書記黃聃的話點醒了村“兩委”干部。

通過招商引資,以整體租賃經營方式將康養中心經營權轉讓給專業團隊,村集體每年可獲得租賃收入5萬元,三年后按每年5%遞增。同時,拿出一定工作崗位給村內黨員、村民務工,讓9名群眾在家門口就業增收。

業主在康養中心旁邊籌建了綠色生態餐廳,能解決120人左右的餐飲與住宿。因為區位優勢,又成功創建了省級農民夜校示范校,肖家村還爭取到區委黨校烏梅山分校落戶,配套發展培訓產業,形成了“農旅康養培訓一條龍”的經濟發展模式。

支部書記肖世忠介紹:“村上主要承接基層黨建、農業技術、產業管理等短訓班,已經接待了兩期,照目前這個節奏,培訓服務年收入可以突破6萬元。”

達川區分東、西、南三大片區建設脫貧攻堅引領區,各鄉鎮提升了一批鄉村酒店、休閑農莊,初步建成基礎完善、環境優良、功能配套的“康養新村”綜合體。依托業主,各村發展形成了股份合作、資源租賃、服務創收等模式,有條件的村還配套發展周邊產業,多管齊下壯大集體經濟。

“大戶+共建”結對“造夢”造出“新鮮血液”

每天清晨6點,當人們還在熟睡時,渡市鎮高均坪村養殖大戶龐興安和他的幾個塘管員便開始忙碌起來,巡塘、喂草、補氧、沖水,適時進行捕撈,再運往55公里外的達州北外鮮貨市場。無論刮風下雨、嚴寒酷暑,從未間斷,因為龐興安清楚,這不光是自己的投資,還關系到村集體和入股貧困戶的收入。

2016年,在支部的動員下,為了再續家鄉情緣,也為了不負組織厚望,龐興安返鄉創業,成立了達州市富潤農業公司,在本村流轉了120畝田地發展流水養魚。村集體投入5萬,每年至少5000元保底分紅,貧困戶土地入股,每年戶均可收益2000元。

龐興安的另一個身份是高均坪村村委會主任,2017年村委會換屆,全體村民推選他擔任村主任。新一屆“兩委”班子,利用村產業扶持剩余資金5萬元和17戶貧困戶產業發展周轉金12萬元,發展了50畝蓮藕,當年產值32萬元,收益8萬元。今年種植規模擴大至100畝,預計產藕40萬斤,收益15萬元,實現了多點投入多點開花發展集體經濟。

近年來,達川區推行“農村能人”計劃,充分激發了村組單元脫貧攻堅的內在活力,通過整合黨員精準扶貧示范工程、城鄉黨建結對共建等資源,有效推動了集體經濟發展。

鎮黨委書記王勁松介紹:“今年通過創業項目補貼、幫助貼息貸款、結對技術服務等方式,優化‘壯苗’環境,又培育了3戶種養中心戶,帶動集體經濟發展。我們還推廣了田地流轉、保底分紅、務工創收‘三次返利’模式,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蓮池映青山,流水傳佳音,山村換新貌。高均坪村黨支部正在籌劃用集體賺來的錢修建沿河漫步道,建設產村相融、文旅結合、農旅一體的新型村莊。

把沉睡的資源變成鮮活的資產,達川區圍繞發展壯大鄉村產業,走出了一條切實可行的集體經濟發展之路,實現了村級集體經濟從無到有的重要突破、從“輸血”到“造血”的良性發展,為推動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紅色動能”。(達州市達川區委組織部 陳卉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哈尔滨市| 阳高县| 新巴尔虎右旗| 阳江市| 拉萨市| 汝南县| 万安县| 陇川县| 纳雍县| 吉首市| 滨海县| 南汇区| 教育| 丹凤县| 逊克县| 宜川县| 泉州市| 乌什县| 泰顺县| 巴塘县| 航空| 密山市| 南城县| 神农架林区| 图片| 惠州市| 广昌县| 于都县| 日照市| 上林县| 镇平县| 太和县| 滕州市| 固阳县| 古交市| 黄平县| 建瓯市| 吐鲁番市| 固原市| 大足县| 乌审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