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黨。宣漢縣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通過組織推動、黨員帶動、黨群互動,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促鄉村振興的強勁動力。
培強基層組織,打造攻堅型戰斗堡壘。適應新時代發展新要求,優化支部+合作社、種養大戶、淘寶電商等組織設置,建立“兩新”黨組織18個,推動黨組織在農村最活躍經濟體上的有效覆蓋;嚴格落實“黨支部標準工作法”,分類分步推進村級陣地建設,按照“風格素雅、功能齊全、惠民便民”要求,建成“有溫度、聚人氣”村級黨群服務中心570個;開展“萬企幫萬村”結對活動,以項目進駐、資產盤活、土地流轉等形式,扶持壯大集體經濟,保證鄉村振興抓得實、推得動、落得下。
培優骨干力量,打造領航型頭雁隊伍。跳出“本村人當本村‘官’”思維,面向本地鄉賢、退轉軍人、退休干部選拔村級黨組織帶頭人。依托“1+10+N”培訓體系,對村(社區)干部分期分批開展全覆蓋輪訓,著力增強抓黨建、促振興、善治理能力。完善“月清單、季督查、半年述職、年度考核”管理模式,選派211名第一書記到經濟薄弱村和黨組織軟弱渙散村任職。大力開展服務農村大競賽,比發展思路、賽振興速度,引導村黨組織書記爭當經濟發展“排頭兵”、鄉村振興“領路人”。
培育內生動力,打造帶富型先鋒黨員。堅持把黨員作為鄉村振興的核心密鑰,以“龍頭引建、點面互建、連片同建、抱團共建”“四建”模式,集中打造28個黨員創業帶富示范基地、婦女青年致富先鋒富民黨建,大力扶持農村黨員、大學生村官帶頭領辦創辦致富項目。組織黨員致富先鋒與本村群眾“結對子”,共建共享典型經驗,放大帶富領富效應。實施農村黨員“富腦袋”工程,開展產業技能和市場營銷等培訓30余批次,培訓3.6萬人次。加大從農村致富能手、返鄉創業就業人員中培養發展黨員力度,為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宣漢縣委組織部 王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