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設新通川,率先全面達小康,一心一意跟黨走,通川明天更輝煌……”近日,在通川區鳳翎社區“雙報到”臨時黨支部惠民文藝演出中,群眾原創的一首音樂快板,獲得歡笑聲聲,贏來掌聲陣陣。
共抓基層黨建、共商區域發展、共推社區治理、共育先進文化、共同服務群眾……堅持目標指向、施策靶向、問題導向,通川區“雙報到”服務項目認領工作正在扎實深入開展,萬余名市、區機關黨員深入社區開展黨建、幫困、巡邏等服務工作。
目標指向,報到服務長效化
“要堅定政治立場,從嚴督導考核、逗硬獎懲激勵,倒逼服務群眾成效,凈化黨員干部八小時外朋友圈和生活圈,從而在報到服務中錘煉黨性、鍛造品質、優化作風,體現新時期通川共產黨員的價值追求!”副市長、通川區委書記杜海洋在全區基層黨建工作會議擲地有聲的要求,鮮明了強力推進“雙報到”工作的目標指向。
“平時工作強度和壓力都比較大,以前的休息時間就和朋友打打牌、逛逛街、喝喝茶放松一下。‘雙報到’后,我覺得有更多有意義的事情可以做。”6月26日中午,烈日炎炎,區人民法院機關黨員楚軍和同事們在中心廣場進行“國際禁毒日”宣傳。現在,楚軍還主動認領了更多任務,邀請社區干部旁聽涉毒案件庭審、籌劃“法制進課堂”活動等。
在“雙報到”工作中,通川區委強化思想引領,鮮明用人導向,建立“督導、查核、評議”三類目標考核體系,將“雙報到”工作作為黨建績效指數管理和履行黨建(黨員)責任(義務)查核的重要內容,將報到服務成效作為評先選優、職級晉升、年度考核、目標獎勵的重要依據,激勵和引導機關黨員創先爭優、示范在前。
“必須全力以赴呀,不能丟了自己黨員的臉!”全區5000余名機關黨員自主自發充分利用下班時間和周末空閑,到社區開展各類志愿服務。
施策靶向,報到服務精準化
“我們機關黨組織志愿認領鳳凰山空地補綠,參加社區公益活動三項內容,請社區監督。”在西圣寺社區“雙報到”服務項目認領工作會上,區林業局機關黨支部作出承諾。
按照“社區現實需要、部門履行職能、干部力所能及”原則,社區黨組織充分摸排、收集轄區困難問題、群眾需求,臺賬式形成黨群建設、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等八大類服務項目和N個子項目,為報到黨組織和黨員提供菜單式服務。
“從今年10月份起,特殊門診將增加高血壓、糖尿病兩個慢性病病種,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報銷比例從80%提高到90%。”在西城街道紅旗路社區的樓院壩壩會上,區醫保局機關黨員楊大斌正在進行政策宣傳。“可以多報1000多塊錢呢。”已患高血壓、糖尿病三年的潘秀香大媽非常高興。
通川區還建立項目認領“雙向審核”機制,從而杜絕強加和攤派項目任務,今年來,共發回重新協商認領項目29個。
問題導向,報到服務制度化
“康書記,今天來報到的黨員就有203人,服務積極性都很高,這服務項目可咋分配呀?”隨著“雙報到”活動的持續深入,朝陽街道馬房壩社區卻遇到了“幸福的煩惱”。
通川地處達州主城區,是市、區機關黨員集中居住地。全區37個城市社區要集中接納市、區兩級萬余名機關黨員報到服務,社區面臨著組織、協調和推動落實的巨大壓力,甚至還有與馬房壩社區一樣“僧多粥少”的困惑。
對此,通川區創新舉措,以社區為單位建立“雙報到”臨時黨支部,由社區黨組織專職副書記擔任書記,報到的機關黨組織書記擔任副書記,并擇優推選3至5名報到機關黨員作為專職聯絡員,定期組織、協調開展黨組織生活和志愿服務,從而使“雙報到”志愿服務有了“主心骨”和“領頭人”。
通川區委建立起區、街道、社區三級“雙報到”志愿服務聯席會議,區委常委、組織部長每季度主持召開會議,總結經驗、研究問題、推進工作,有效實現信息互通、資源共享、難題共商。尤其通過三方聯動,為機關黨組織和黨員“跨界”服務提供了需求平臺。
隨著“雙報到”志愿服務工作常態深入,通川黨員干部作風持續優化、社區發展治理高效推進,群眾幸福指數不斷提升。□簡麒鎮 丁菡 文志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