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江縣農業局機關支部黨員在結對村“愛心助耕”
5月11日一大早,開江縣講治鎮慈竹廟村胡澤應、鄧秀珍家秧田里熱鬧了不少,“愛心助耕隊”的黨員干部正忙著幫忙插秧。原來,講治鎮和縣農業局結合5月“城鄉結對促發展、黨員奉獻走在前”黨員活動日又一次為貧困戶送溫暖來了。
據了解,2017年底以來,該縣132個城市基層黨組織按照黨委部門結弱村、經濟部門結窮村、政法部門結亂村、業務部門結專業村、企業自愿結村的原則,與220個農村基層黨組織全覆蓋建立了黨建結對關系,通過建立責任單、簽訂責任書、認領責任田方式,做好三本“責任賬”,進一步推動了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標準化和規范化,城鄉黨組織建設相融互促的工作機制初步形成。
開江縣糧食局機關支部黨員在結對村責任地勞動
責任單擬好“任務賬”。“今年初,我們嚴格按照城鄉黨建結對共建組織聯建、黨員聯管等‘七聯’工作要求,擬定了與新街鄉竹兒坪村和老街村結對共建責任清單。”縣糧食局機關支部書記黃陽平說,“我們還召開了專題會議,研究落實了分管領導、責任股室和具體責任人員,把這項工作落到了實處。”目前,全縣所有結對城鄉基層黨組織均結合實際擬定了結對共建責任清單,明確了責任人員和完成時限。
責任書做好“工作賬”。“目前,我們機關黨總支已經與普安鎮新場村、羅家坡村、羅家院村分別結對開展了1次黨員活動日。”縣財政局機關黨總支書記羅席章介紹到。據介紹,該縣352個結對城鄉基層黨組織均分別簽訂了“城鄉結對共建責任書”,根據責任書的要求,將講黨課、開展黨員活動日、結對幫扶、解決突出問題等情況,梳理匯總建立每月臺賬,每半年向縣委組織部報告1次開展情況,并將此項工作納入每月基層黨建常態督導和年終黨建述職重要內容,確保了共建任務落地落實。
責任田算好“經濟賬”。今年以來,全縣已有120余個村(社區)開辟了城鄉結對共建“黨員責任田(地)”,由結對的城市黨組織黨員干部進行認領,自行選擇種植高山西瓜、花生等短期作物,或者脆冠梨、銀杏等經果林,做到每月到責任田(地)至少勞作1次以上,并全權代理銷售,每年至少為村集體經濟增收2000元以上。梅家鄉交易山村支部書記劉長兵感慨地說,“現在黨員干部不再是天天坐在辦公室遙控指揮,通過認領責任田,不僅進一步密切了干群關系,同時也為振興鄉村經濟貢獻了力量。”
“我們旨在通過1-3年努力,通過城市基層黨組織的帶動和引領,讓農村基層黨組織在組織、隊伍、產業、治理等方面都有全新的變化。”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宇科對此信心滿滿。
(中共開江縣委組織部劉艷妮、馬雅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