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江縣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決策部署,全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通過實施“組織+標準”“組織+示范”“組織+管理”“組織+問責”四大工程,切實助推鄉村組織振興,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治理水平。
“組織+標準”工程鍛造鋼鐵堡壘。全面推行黨支部標準工作法,683個黨支部嚴格按照基本隊伍、基本活動、基本陣地、基本制度、基本保障“五個基本”要求推進工作,以基本隊伍標準配備班子職數、培養后備干部、按程序發展黨員、開展黨員教育和管理,以基本活動標準開展“三會一課”、黨員活動日、談心談話、組織生活會和民主評議黨員,以基本陣地標準建設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完善標識制度、配備基礎設施,以基本制度標準完善為民服務全程代理、無職黨員設崗定責、雙向承諾、議事決策、聯系群眾等制度,以基本保障標準落實村級組織活動經費、村干部報酬、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資金等。目前,除16個村級活動場所200㎡以下的正在新建(改擴建),其余均達標。
“組織+示范”工程打造黨建名片。打造“百里黨建示范長廊”黨建文化品牌,在全縣選取79個示范點,分行業領域連片建設4條黨建文化線路,每個示范點明確1名組織部領導、1-2個參與股室和1-2名黨建指導員,并作為抓黨建工作述職評議的重要內容。新寧鎮白云村、普安鎮寶塔壩社區、騎龍鄉新店子村等35個農村黨組織以“黨建引領扶貧攻堅”為重點,樹立“富民黨建”標尺;新寧鎮金牛社區、橄欖社區等12個社區黨組織以“構建文明和諧社區”為重點,樹立“民生黨建”標尺;縣財政局、縣政務服務中心等8個機關單位,以解決“燈下黑”問題為重點,樹立“效能黨建”標尺;縣自來水公司等3個國有企業,以解決“兩張皮”問題為重點,樹立“效益黨建”標尺;甘棠法庭等4個基層治理單位,縣實驗小學、甘棠初級中學等11個中小學校,縣中醫院等2個醫療衛生單位,八益技術學校等4個非公企業,以擴大“兩個覆蓋”為重點,樹立“活力黨建”標尺。
“組織+管理”工程助力黨建履職。今年創新建立黨員干部黨建扶貧指數管理平臺,全縣20個鄉鎮、123個幫扶單位共9125名在職黨員干部,實現對8萬余戶貧困戶、非貧困戶的全覆蓋聯系幫扶,目前通過走訪幫扶已收集民生訴求等問題困難1896個,辦結1625個,群眾滿意率達99.5%;分設三級管理員,綁定手機APP,可通過手機或電腦按權限上傳幫扶走訪情況、問題反饋、處理結果,以及各級黨組織領導干部和黨員履行黨建職責和黨員義務情況,以單位為基數,每月生成報表并短信提醒到每名黨員干部,縣上安排專人實時監管,定期對單位、個人未完成情況進行曝光,目前已對9個部門、5個鄉鎮、94人曝光并進行組織處理。
“組織+問責”工程推動落地落實。建立常態督導“5+2、3+2”駐村幫扶工作暨基層黨建重點工作機制,組建5個由組織部部領導帶隊的常態督導組,每月對5個鄉鎮及轄區所有村(社區)、20-22個部門(單位)黨組織,就聯系領導、第一書記、駐村工作組成員、農技員(農業技術服務巡回小組)、法律顧問(法律服務巡回顧問團)、幫扶部門、幫扶干部等履行幫扶責任、黨建職責和黨員義務情況進行督促指導。今年已開展督導4次,約談黨委書記2人、黨委副書記3人、部門黨組織書記3人、第一書記10人、村支部書記12人、農技員5人、法律顧問3人,誡勉黨委副書記1人、第一書記2人、支部書記2人、農技員1人。
(中共開江縣委組織部 劉艷妮、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