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源是革命老區、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級市。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中,利用豐富的紅色資源和厚重的李林森精神,堅持“五賽”聯動,用十九大精神武裝全市黨員干部群眾,指導當前脫貧攻堅和區域跨越發展。
開展宣講賽。從宣傳、組織、黨校、黨史等部門抽調理論骨干編寫宣講提綱,讓宣講更加結合市情。巡回宣講賽主題,組建市委常委任團長的10個宣講團,深入各地各部門各行業系統巡回宣講,設置涵蓋好評、差評及意見建議的宣講評價意見反饋單,以不斷提升宣講水平與黨員群眾認可度。夜校宣講賽重點,利用“農民夜校”陣地,集中“農師”優勢兵力,突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點,開展“大政定什么?初衷是什么?大家做什么?”問答式宣講,推動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挎包宣講賽覆蓋,整合駐村(社區)工作力量,組建挎包宣講隊,對偏遠吊腳、行動不便黨員群眾開展上門宣講,依托“指尖”黨建平臺,與外出黨員群眾開展“1+1”微交流、微信息、微視頻結對宣講,實現十九大精神宣講全覆蓋。青花鎮方家梁村王興讓接受挎包宣講后,將習近平總書記像張貼堂屋。
開展創意賽。把握群眾喜聞樂見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特色課堂”,舉辦確保真學真懂真用。賽“看”激學,將電視劇《血戰萬源》、電影《雨中的樹》拷貝到本市電視臺、農民夜校播放,讓黨員群眾在觀看昨天的故事中重溫黨的歷史、追憶身邊楷模,激發學習熱情。賽“說”活學,推行“一地一學、現學即說”模式,將十九大精神核心要義編為“三句半”、打油詩、順口溜,以群眾“說事會”、干群“接龍”、“村村響”播放等方式,變單講為互學,讓黨員群眾在寓教于樂中加深理解。賽“畫”補學,為聾啞群體量身制作PPT、小視頻、連環畫等感觀教材,統籌民政干部力量,用啞語手勢解讀,補齊參學對象,確保十九大報告分享“不掉一人”。
開展演講賽。制發開展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演講比賽通知,鮮明“勿忘初心·堅守本職”主題,營造知行合一、創先爭優氛圍。支部初賽,通過自愿報名、演講PK和綜合評估,每個黨支部擇優推選1名參賽選手。行業預賽,按照黨組織隸屬關系,將全市各行業系統劃分為20個參賽單位,按照2天集訓和1天演講“2+1”模式,參賽單位分別決出1名種子選手。全市決賽,組建由市委書記任主任的評委會,以抽簽方式定順序,以全程錄像重公平,經現場演講、評委打分,產生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市委頒發獲獎證書,符合條件的優先納入全市遞進培養對象。
開展征文賽。組織開展“深入學習十九大,評選身邊醉美文”征文活動,持續深化學思踐悟,讓十九大精神入心入腦。把脈賽重點,緊扣“十九大精神在身邊”主題,組織專門力量,集中會診把脈,篩選50篇主題鮮明、措施新穎,對推動本地發展有指導意義的優秀文章。公開賽內容,在中國·萬源門戶網站“深入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專欄中,設置醉美征文“點評窗口”,發動網民參與熱議,根據點贊率高低評出10篇醉美征文。擇優賽結果,把“醉美征文”編入宣講典型案例,在《萬源黨建》《萬源新風》等本級媒體刊載,擇優向中央、省級、市級主流媒體推介。市委書記吳曉勇《從嚴從實履行管黨治黨政治責任》一文被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采用。
開展測試賽。組織編寫測試題庫,制作市鄉村3套筆試卷及口試卷,將10月30日定為全市學習十九大精神測試日,把分層分類測試分作為評先評優第一依據。集中測試賽成績,利用全市性工作會議時間節點,對市委委員、鄉鎮黨委書記和鄉鎮長、市級部門一把手進行集中測試,成績單在萬源電視臺公布。分散測評賽名次,按照片區黨建聯絡站負責鄉鎮、主管部門負責下屬行業系統測試辦法,計算出52個鄉鎮、124個市級部門(單位)平均分,拉通排名,在“萬源紅網”發布。屬地測試賽面子,鄉鎮對轄區農村、社區黨員群眾組織測試,年齡較大、文化偏低的可自愿選擇口試,筆試、口試成績一律在黨務公開欄“笑臉墻”中公開,增強基層黨員群眾學習主動性。(中共萬源市委組織部 高繼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