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縣立足黨建工作實際,積極探索創新農民夜校辦學模式,有效破解陣地建設不牢、教學內容不活、群眾參與不夠、培訓內容不實等問題,真正把農民夜校辦成黨性教育基地、脫貧奔康舞臺、新風文明課堂,全面構建多維度、立體化的農民夜校教學模式。
運用網絡掌上學。依托“南江智慧黨建”微信公眾號和村民微信群、QQ群,開發網絡夜校欄目,充分運用現代化教學模式,錄制巴中村政學院專家講座和農民夜校培訓優質教學視頻30期,廣泛收集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黨性教育、文明新風、農業技術等相關圖文信息,定期將課件、視頻發布至公眾號、微信群、QQ群,學員在手機上可實現隨時性學習,線上、線下全方位有機結合。截至目前,全縣共推送各類微信圖文教學視頻8600余條,10萬余群眾關注學習。
走進田間現場學。圍繞農業農村實際,堅持產業鏈上辦夜校、現場示范抓教學,依托1300余名農技員、土專家、田秀才等本地資源組建流動講師團,深入田間地頭現場示范教學,針對苗木培育、畜禽養殖、農業種植等生產生活遇到的疑難問題,講師進行現場答疑解惑,并給予有效指導,切實確保農業成效,促進現學現用、學以致用。截至目前,全縣共開展流動現場教學120場次,3000余農民接受教學培訓。
發放資料自主學。充分考慮學員知識接受能力,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將脫貧攻堅政策、涉農惠農政策、健康安全知識等夜校學習內容圖文并茂的編輯成專用教材及各類傳單、掛歷、口袋讀本等;將各類具有教育意義的小視頻分享至村民微信群,將各類正面熱點新聞轉發至朋友圈,讓學員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學習教育,提升自我綜合素養。截至目前,全縣共編印教材4冊5852本,發放傳單、掛歷24000余本,發放口袋讀本17500余本。
以賽促練比著學。充分考慮教學的鞏固性原則,創新形式對學習內容開展測評比賽,運用課堂進行知識競答,運用微信公眾平臺編輯測評試題,設置投票、點贊等相應小程序,充分調動學員積極性,確保知識及時鞏固,促進學員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全方位提升學習成效。截至目前,全縣共開發“十九大知識在線測試、惠民政策知多少”等智能答題系統5種,13750名網民參與在線答題學習。
(中共南江縣委組織部 趙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