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市深入實施“黨建+”品牌文化工程,增強社區(qū)文化軟實力,讓黨建文化普惠居民群眾,著力提升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指數(shù)。
一是“黨建+歷史文化”。街道(社區(qū))充分挖掘建昌古城大通門城樓和明代古城墻的厚重歷史文化底蘊,舉辦西昌市首屆古城文化節(jié),組織黨員、群眾進行漢服展演、古箏演奏、漢文化禮節(jié)和稚子誦讀國學,讓黨員和群眾在參與活動中接受歷史文化洗禮和文明熏陶。每年端午節(jié)在海河天街舉辦“中國?西昌龍舟節(jié)”,展示端午祈福祭祀,以近郊鄉(xiāng)鎮(zhèn)黨委為主體組建參賽隊伍,舉辦龍舟拉(接)力比賽,讓黨員和群眾親身感受傳統(tǒng)文化,弘揚中華美德。
二是“黨建+紅色文化”。每年清明節(jié),組織機關黨員干部到西昌市烈士陵園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向英烈敬獻花圈,組織黨員重溫入黨誓詞,組織預備黨員集中宣誓,讓黨員干部現(xiàn)場體驗紅色精神,以實際行動接受黨性鍛煉和紅色革命精神洗禮。發(fā)揮離退休老黨員余熱,組建西昌市“五老”志愿者隊伍,深入小區(qū)、學校、農村、戒毒所、監(jiān)獄等場所,開展十九大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法律法規(guī)、禁毒防艾等宣傳,向社會持續(xù)傳遞正能量。
三是“黨建+廉潔文化”。依托600余米長的三衙街東、西兩段,通過34個板塊170余幅漫畫、詩歌和浮雕等,將廉政文化融入街景中,讓市民在觀賞中深受教育和啟迪。擷取當?shù)丶乙?guī)家訓經典內容,依托花園街、三衙街打造家風家訓街,引領干部群眾傳家風、立家規(guī)、樹新風。
(中共西昌市委組織部 黎克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