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瀘州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加強非公有制經濟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部署要求,探索形成了“六位一體”黨建工作模式,實現了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
推行“多級協同”管理模式,構建全域覆蓋聯動體制。一是建立“一核兩翼”工作機構。成立市委非公有制經濟和社會組織工作委員會建強“一核”,依托市工商局、市民政局分別成立市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委和市社會組織綜合黨委拓展“兩翼”,配備專職工作人員21名,鄉鎮(街道)全部設立“兩新”黨建工作站,配備專職工作人員891名,確保有機構專門抓、有人專門管。二是構建“齊抓共管”工作格局。建立“兩新”黨建聯席會議制度,形成了市委非公有制經濟和社會組織工委牽頭抓總、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委和社會組織綜合黨委指導督促、縣(區)園區主業主責、街道社區兜底落實的齊抓共管工作格局。三是健全“責任明晰”工作體系。建立健全市縣鄉領導干部聯系非公有制經濟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制度,把“兩新”黨建工作納入季度述職和年終聯述聯評聯考內容,層層傳導壓力責任,今年對推進“兩個覆蓋”不力的2名黨委(黨組)書記進行了約談。
推進“集中組建”攻堅行動,加大全域覆蓋組建力度。一是建立“五個清”工作臺賬。采取逐個登記、實地走訪等方式,以工商民政注冊登記數據為基礎,重點對新登記注冊以及破產關停、名存實亡的“兩新”組織進行排查,清除關停“兩新”組織179家,新增“兩新”組織28家。二是“點線面”結合抓好集中組建。抓住產業園區這個“面”,創新實施園區非公黨建“兩孵化、三組建、四同步”建黨組織;用好行業管理這條“線”,發揮個私協會、行業協會、商會等組織與“兩新”組織聯系緊密的優勢,依托協會商會建黨組織;抓住規模較大、員工較多“兩新”組織這個“點”,單獨建立黨組織。三是探索抓好新興領域黨組織組建。依托街道社區探索商圈黨建、樓宇黨建等新路徑,先后建立了西南商貿城黨委、佳樂商圈黨委等黨組織,有效擴大了黨組織覆蓋面。今年,通過“黨旗飄揚.先鋒引領”活動,全市集中組建黨組織252個,非公經濟黨組織覆蓋率達到78.9%,社會組織黨組織覆蓋率達到67.5%,黨的工作覆蓋均達到100%。
開展“標準規范”創建活動,規范全域覆蓋運行標準。一是機制體系標準規范。建立“1+7”黨組織標準化建設體系,圍繞組織設置、活動載體、陣地建設、工作保障等8個方面共細化制定58條具體標準,首批24個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23個社會組織黨組織通過標準化考核驗收。二是陣地建設標準規范。出臺有場所、有設施、有標志、有黨旗、有書報、有制度、有活動的“七有”陣地建設標準,組織開展爭創“示范陣地”和“十佳陣地”活動,掀起陣地標準化建設高潮。三是組織活動標準規范。按照“時間相對固定、方便黨員活動”原則,每月確定1天作為固定黨日時間,與“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黨員民主評議等深度融合,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長效開展。
實施“時代先鋒”培育工程,建強全域覆蓋人才隊伍。一是選好黨組織書記“領頭雁”。堅持守信念、講奉獻、重品行,懂經營、會管理、善協調標準,選優配強黨組織書記,開展黨組織書記培訓59期2600余人次。二是建強黨員隊伍“先鋒隊”。建成瀘州(長江)經濟社會組織學院,全市開展技能培訓119場次、技能比武230余場次,參與黨員和人才8900人次,今年從“兩新”組織中發展黨員35名,培養積極分子276名。三是打造黨建工作“指導隊”。采取機關事業單位選派、離退休人員返聘、面向社會招聘等方式,向“兩新”組織派駐黨建指導員747名,專門負責抓黨建,通過“傳幫帶”培養黨務工作者。四是激發企業出資人“源動力”。把黨建工作考核結果作為“守合同重信用企業”“誠信守法示范企業”等評星定級的重要參考,先后從出資人中發展黨員24人,推選308名出資人擔任“兩代表一委員”,促使出資人成為黨的事業“護旗人”。
強化“戰斗堡壘”建設行動,激發全域覆蓋工作活力。一是深入推行“雙向進入、交叉任職”。把黨組織建設寫入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章程,全市1976個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黨組織中,黨組織書記均是管理層人員,其中,35%的黨組織書記由出資人擔任,有效發揮了黨組織在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中的引領作用。二是搭建凝聚服務黨員平臺。根據不同領域、不同年齡黨員興趣愛好,建成黨員職工“溫馨家園”、“個性化服務工作室”等平臺30多類,江陽區佳樂金融商圈探索推出“五色”黨建,通過舉辦城市定向挑戰賽等活動增強了吸引力、凝聚力。三是推進黨群共建相融互促。按照計劃共訂、遇事共商、陣地共建、活動共辦原則開展黨群共建活動,充分發揮黨組織的引領作用,涌現出凱達化工等一批先進基層黨組織。
開辟“多措并舉”經費渠道,提供全域覆蓋經費保障。一是市縣兩級財政保障經費。市、縣(區)財政每年劃撥“兩新”組織經費1000萬元,確保黨建活動經費、黨務工作者補貼、黨員活動經費按時足額撥付到位。二是以獎代補帶動出資人加大經費投入。每年評選6個市級示范陣地,每個陣地獎勵10萬元,評選20個市級標準化陣地,每個陣地獎勵3萬元,通過補助陣地建設資金120萬元,帶動出資人投入陣地建設資金1000多萬元。三是多種渠道籌措落實黨建經費。建立健全黨費全額撥返、稅前列支、企業贊助、黨員捐助等多種投入方式,確保“兩新”黨建經費充裕、活動正常開展。
(中共瀘州市委組織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