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江縣講治鎮九嶺崗村創新推行“黨支部標準工作法”,探索出以“三強、三抓、三定、三聯、三辦”為主要內容的“五三”工作法,強化了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力。
“三強”破解“弱”,增強號召力。一是強班子。以換屆為契機,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目前村“兩委”成員平均年齡下降5歲,具有大學文化2人,致富帶頭人3人,實現班子能力整體提升。二是強陣地。按照村級場所“1院7室1站”建設標準,建成九嶺崗便民服務中心、文化室、衛生室、老年活動中心、健身廣場等,實現群眾文化活動有場所、文化需求有保障。三是強機制。實施“書記+村主任助理”、“主任+文書”AB崗“5+2”值班制度,村民小組成立代理室,組長兼任代理員,推行農村“一站式”服務,2016年代理服務860余件,辦結率100%。
“三抓”破解“散”,提升向心力。一是抓學習。創新“三聯三評三好”機制,扎實開展黨員活動日、黨員干部講黨課、農民夜校、喇叭傳黨音、家風故事會等活動,提升黨員能力素養。二是抓教育。堅持“學習一個專題,解決一個問題,改進一項工作”,通過會前征集議題、會中征求意見、會后督促落實三個環節,有效提升“三會一課”規范化開展。三是抓聚力。依托老年活動中心,成立“留守之家”,組織留守老人、留守兒童、留守婦女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讓在外務工人員“安心”干事,增強群眾對黨向心力。
“三定”破解“亂”,突出感染力。一是定責任。根據黨員的特點,成立產業發展、矛盾調解、環境整治、信訪維穩4個黨小組,支部書記負總責,分組排查失聯黨員,開展黨員“連心熱線”和黨員“尋親”活動,通過電話、微信、QQ群等新媒介,成功將6名失聯黨員重新“攬入”組織懷抱。二是定星級。廣泛開展文明之星、衛生之星、孝善之星等星級家庭評選活動,大力宣傳好家風,示范帶動鄉風文明。三是定規矩。按照村民自治章程,實行“黑名單”獎懲制,對不愛護環境、不贍養老人等現象,拉入“黑名單”進行公示,幫助改進不足、學好向善。
“三聯”破解“窮”,激活發展力。一是支部聯建。采取強村帶弱村,成立產業發展聯合黨支部,設書記1名、副書記1名、委員3名,并建立銀杏、生豬、家禽等產業黨小組。二是人員聯手。聯合支部里的第一書記、駐村工作人員、村組干部實行工作清單制,目前已向上爭取各類項目資金60余萬元、硬化通村公路15公里。三是利益聯盈。利用農村淘寶,將農產品在電商平臺上銷售,達到利益聯盈。同時,探索利益共享、責任共擔經營機制,推廣“龍頭企業+黨支部+貧困戶”等經營模式,發展銀杏采葉園800畝,生豬出欄量2500余頭,土雞20000余只,群眾從土地承包、勞務、收益分成中每年增收近千元。
“三辦”破解“慢”,彰顯公信力。一是立即辦。認真梳理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能當場解決、辦理、答復的,立即辦理。二是限時辦。對不能當場辦理的,采取定措施、定人員、定時限的方式,逐一解決,并向群眾做好解釋工作。三是銷號辦。建立問題解決銷號制,力促辦一件、成一件,同時實行責任終身追究制,讓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暢通無阻。截至目前,共梳理出群眾反映急需解決的問題360余個,已及時解決269個,正在整改56個,列入計劃整改41個。
(開江縣委組織部楊天平、開江縣講治鎮黨政辦何潛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