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黨的十九大召開,縣文廣局的工作人員及時為我們安裝好了電視,第一時間看到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上的報告,我感到十分激動”白玉縣贈科鄉八埡村支書其麥仁真難掩激動的心情說道,“以前沒有電視時,晚上就是一家人吃飯后睡覺,現在好了,邊看電視邊聊天,可以了解了不少外面世界的信息。”
為保障廣大農民群眾能及時收看到黨的十九大盛況,以實干實績喜迎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白玉縣文化旅游和廣播影視局工作人員數月來奔赴全縣各村,深入貧困戶家中安裝“戶戶通”和“村村響”設備。
“作為一名老黨員,一名老廣電人,把黨的聲音傳進千家萬戶,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縣文旅廣局工作人員李安華說道。現年已55歲的李安華和都珠,從事廣電工作已有近30年,雖然兩人身體都患有多種疾病,已不適合高強度的下鄉安裝工作,但是作為骨干技術人員,為了將新人帶出來,他們依然奮戰在工作第一線。
和李安華他們一樣,現年53歲的澤翁拉姆原是一名新聞主播,隨著年紀的增長,她退居幕后工作,“村村響、戶戶通”安裝工作開展以后,由于人員缺少,她主動加入了此項工作。24歲的四郎翁姆也跟著加入了這個隊伍,每天和師傅們一起上山下鄉,搬運和安裝設備,“巾幗不讓須眉”在她們身上表現的淋漓盡致。
由于白玉縣很多行政村居住分散、山高路遠,安裝隊伍每天基本上天不亮就要出門,多數時候要深夜才能回到家,為了讓更多的群眾早日聽上廣播、看到電視,他們放棄了更多的休息時間,夜以繼日的開展發放、安裝和調試工作。
在八埡村安裝現場,頂著烈日,他們一邊安裝設備一邊教授村民基本的維護常識。當他們把節目調試出來后,電視里正在實況直播黨的十九大開幕式,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太感謝了,讓我們可以看到十九大”村民紛紛給他們豎起大拇指,感謝他們的辛勤付出。村民盛情邀請他們到家里休息片刻,但是為了加快安裝進度,李安華他們收拾好工具后又立馬趕赴下一個村子。
十八大以來,白玉縣先后啟動了廣播電視“村村響、戶戶通”和地面數字電視覆蓋建設工程,加速推進農村和牧區廣播電視全覆蓋,解決農牧區家家、戶戶、人人聽廣播、看電視的問題,有利于縮小城鄉差距,讓農村群眾共享改革開放成果。白玉縣廣播電視“村村響、戶戶通”安裝按照脫貧攻堅任務表,消除全縣廣大農牧民群眾廣播電視收聽收看盲點為主要任務,截止目前,已完成了2017年30個脫貧村“村村響”和520套“戶戶通”安裝工作。
“大力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響、戶戶通”工程,是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加快推進文化惠民工程的一項重要舉措”白玉縣文化旅游和廣播影視局局長尼瑪友珍在聆聽了總書記的報告后表示,“總書記在報告中指出‘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圍繞讓群眾聽得到、看得見、讓黨和政府用得上的要求,切實發揮農村廣播電視作用,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積極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助力脫貧攻堅,把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傳入千家萬戶。”
(中共白玉縣委組織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