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閣縣:喜迎十九大,黨建促發展
——人民日報等多家中央、省級媒體組團采訪我縣基層黨建工作
10月13日—14日,由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國縣域經濟報、四川電視臺、四川日報等多家中央、省級媒體組團集中采訪我縣脫貧攻堅工作,同時對我縣近五年來基層黨建工作進行跟蹤采訪。
縣委書記向永東向媒體介紹脫貧攻堅重點工作情況
在媒體見面會上,縣委書記向永東就我縣脫貧攻堅重點工作情況向各級媒體作了簡要介紹。他說,近年來,在省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劍閣縣委堅持把“狠抓黨建、穩促脫貧”作為貫徹落實從嚴治黨要求的重要抓手,突出精準、把握重點、因人施策,切實做到戶數清、需求明、措施準、效果實,全縣黨建扶貧工作取得階段成效。
中央電視臺采訪姚家鄉銀溪村返鄉創業大學生梁斌生
采訪報道組先后深入劍門關鎮、姚家鄉銀溪村、普安鎮光榮村、柏埡鄉井泉村、鹽店鎮五指村等地以及興能新材等非公有制企業,深入田間地頭、群眾家中,深入車間班組和生產一線,與基層黨員干部群眾面對面交流,采取圖文和視頻報道、欄目跟拍報道等形式,對我縣“雄關580”黨群通信息服務平臺、第一書記“小微權力清單”、劍門關鎮黨委規范化建設等創新工作,李增強等優秀第一書記,鹽店鎮五指村黨支部等有影響力的基層黨組織進行深入采訪,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喜迎黨的十九大召開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心貼心話發展,黨建工作亮點紛呈。在媒體見面會上,向永東總體闡述了近五年來劍閣黨建工作的特色亮點。黨的十八大以來,劍閣縣委認真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堅持發揮黨建的統領作用,圍繞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和推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緊貼新時期基層黨建信息化、規范化、特色化建設要求,通過率先開發“雄關580”黨群通電視信息服務平臺,全面推廣“四化”“劍門關鎮經驗”黨建品牌,深入實施黨建扶貧“十大計劃六大行動”,打造黨建扶貧“四大基地”和貧困村“黨群公共服務綜合體”,建強建優基層黨組織,管好用好統籌好基層黨員干部,不斷豐富和創新基層黨建載體,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真正做到了“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形成了“抓黨建、聚人心、促發展”的生動局面。
面對面談感想,書記抓黨建成效顯著。采訪報道組通過“書記面對面”,邀請劍門關鎮、漢陽鎮等部分鄉鎮黨委書記進行訪談,圍繞從嚴治黨,暢談貫徹落實。黨委書記抓黨建是全面貫徹落實從嚴治黨要求的關鍵舉措,劍閣縣圍繞“立足縣情抓黨建,依托黨建促發展”的思路,以“三化聯動”為抓手,推進黨委書記抓黨建工作的開展。整改方案條目化,掛圖作戰。出臺整改方案,分配工作任務,明確責任主體,設置完成時限, 制定目標要求,步步為營,穩扎穩打。整改事項清單化,重點推進。全縣黨委書記分年度對抓黨建工作進行規劃,從“落實黨建工作‘一崗雙責’”、“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加強自身建設”、“聯系服務群眾”等方面列出細致的工作目標,并制定相關責任清單,以求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整改責任具體化,照單考核。開展“陽光問政”活動,并在縣電視臺開播《劍閣新聞》和劍閣黨建頻道中開設《基層黨委(黨組)書記訪談》專欄,“實況直播”基層黨委(黨組)書記抓黨建述職問題整改。
零距離看變化,抓黨建引領脫貧攻堅。普安鎮光榮村是今年的全國異地扶貧搬遷現場會參觀點之一,采訪報道組一行先后到村黨群活動中心、到異地搬遷聚居點、到產業發展現場,實地感受抓黨建促脫貧帶來的群眾生活環境的變化。近年來,劍閣縣堅持以黨建工作為抓手,抓住要害、上下同心、集中發力、持續用勁,使黨建引領成為脫貧攻堅最強動力,黨建優勢轉化成為脫貧攻堅最大優勢。堅持“三式管理”強責任、“三大行動”強堡壘、“四拳連發”補短板,把組織優勢轉變為脫貧攻堅凝聚力;實施“引擎帶動”工程抓嚴實作風,實施“作風凈化”工程抓蹲苗培育,實施“一線煉鋼”工程,把干部優勢轉變為脫貧攻堅向心力;“三大計劃”聚賢聚能,“萬人輪訓”提質提能,“本土制造”創新創業重引進、重培育、重管理,把人才優勢轉變為脫貧攻堅支撐力。其中,黨建扶貧“兵團式”領航作戰體系的做法得到中央省市領導充分肯定,被新華社《內參選編》、省委組織部《組工動態》刊登報道。
此次主題采訪全面盤點砥礪奮進的劍閣黨建五年,“一次采集、多種生成、多元傳播”,以點、線、面的多層次多渠道報道,以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的多角度全方位宣傳,傳遞劍閣好聲音,全面提升劍閣黨建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中共劍閣縣委組織部 蔣粵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