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金牛“繡花鞋”脫貧“走路”更有勁
——金牛區黨建“繡花”引領 助推石渠縣精準扶貧
黨建“繡花”引領扶貧之路
平均海拔4526米,年平均氣溫-1.6℃,平均含氧量不到內地平原的一半,23個鄉(鎮、場)、170個村(居)委會、10.1萬人,112個建檔立卡貧困村、5054戶貧困戶,包蟲病患者7000余人……石渠縣,自然條件惡劣,是我省出了名的“高、大、邊、遠、窮、病”深度貧 困縣,被稱為“生命禁區”。現如今,在這片25191平方公里的廣袤高原上,還有19340名農牧民群眾處在深度貧困之中,他們的生產生活無時無刻不牽動著一千公里外所有金牛人的心。
這里富集天然的旅游資源,扎溪卡大草原廣袤無垠、鮮花綠草、牛羊成群、天藍水清,生態濕地,石刻王國,藏傳佛教、引人入勝……自然很美。
這里生態環境極端惡劣,導致石渠縣農牧民群眾的生活條件長期困苦,好習慣、好日子仿佛把這里遺忘……群眾很苦。
全國、全省扶貧支援的號角把這片土地吹醒,金牛和石渠結成了親戚,攜手同行了近10年,石渠這個“金牦牛”重新煥發了活力,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有了很大改善。
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金牛人對口幫扶的不懈動力,在新一輪對口幫扶工作中,金牛區委組織部以扶貧攻堅作為黨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充分發揮第四批援藏工作隊前沿指揮部作用和黨建工作政治優勢,在基層黨建與扶貧攻堅結合上下功夫,增強黨組織功能,強化隊伍管理,健全考核激勵,開拓創新,在黨建扶貧領域,再度揚帆起航。
筑“堡壘”:
建強扶貧陣地開啟“黨組織+”服務保障模式
“推動精準扶貧,實現精準脫貧,必須切實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黨建引領的關鍵是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金牛區委組織部主要領導說。對口幫扶藏區工作,點多、線長、面廣,人員高度分散,必須強化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改進服務管理,創新工作模式,這樣才能有效推進對口幫扶工作。
據悉,今年8月份,兩地組織部門主要領導在石渠進行了工作交流和對接,雙方深入交流后,結合實際決定開啟“黨組織+”扶貧服務保障模式:
“黨組織+微培訓”——即兩地組織部門聯合舉辦石渠縣基層黨政干部能力提升培訓班,采取“名師請進來”和“干部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明責強能,拓寬石渠縣基層黨政干部視野和思路,提升干部幫扶力。
“黨組織+微黨校”——即金牛區委組織部借助共享軟件系統數據庫,援助部分培訓資金,把開展對石渠農牧民黨員干部教育培訓作為扶貧攻堅的“練兵場”,運用藏漢雙語培養致富帶頭人和技術能手。石渠縣委組織部負責“微黨校”系統維護、管理和考核,各鄉(鎮、場)黨委負責組織農牧民黨員學習。微黨校,為建設“生態、文明、幸福”石渠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黨組織+微心愿”——即金牛區委組織部開設結對幫困“微心愿”公眾號平臺,動員全區單位、黨員開展“與石渠貧困黨員結對子送心愿”愛心捐助活動,大批捐助物資接連運往石渠,幫助石渠困難黨員改善生活條件,增強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和黨員歸屬感。
“黨組織+微關懷”——即兩地組織部門嚴格落實援藏干部各項待遇政策,通過召開座談會、工作例會、節日慰問等形式,關心關愛援藏干部人才,傾聽意見建議,科學合理搞好后勤保障,激發援藏干部斗志。
今年9月,省委組織部有關領導在石渠督查調研時強調:“要認真貫徹全省脫貧攻堅總結推進會精神,切實發揮黨建工作引領優勢,扎實抓好黨建促脫貧工作。”為抓好貫徹落實,金牛區委組織部、金牛區第四批援藏工作隊同步開展了黨建引領扶貧分析查擺活動。
甘孜州委書記劉成鳴在石渠調研時也指出:“要把黨建工作和脫貧攻堅工作有機結合,依托黨建促脫貧,切實發揮基層黨組織、農牧民黨員的示范引領和先鋒模范作用。”為強化黨建引領扶貧,石渠縣委組織部推行了“三加模式”,總投入1206.4萬元,打造黨員示范工程86個,有效帶動了貧困黨員群眾增收。
扶“心志”:
堅定脫貧信心激發石渠黨員群眾脫貧動力
扶貧先扶志,如何增強農牧民黨員黨性意識和脫貧主觀能動性,是擺在兩地黨委組織部門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金牛區委組織部與石渠縣委組織部經過深入交流,結合實際提出了自己的對口幫扶計劃:
亮身份,提動能。為了增強黨員脫貧內生動力,金牛區委組織部把扶貧同扶智、扶志相結合,向石渠296個基層黨組織、3486名黨員贈送4000枚黨徽,聯合石渠縣委組織部共同開展“黨員亮身份、脫貧做表率”活動。
搞慰問,提信心。金牛區委組織部投入10萬元專門用于石渠“黨員爭先進、脫貧當先鋒”活動慰問,在十九大前,對全縣23個鄉(鎮、場)生活困難黨員開展走訪慰問,幫助其改善生活,提振脫貧信心,起好示范帶頭作用。
抓培訓,促就業。采取“就業培訓+”模式,組織8個班次,對石渠400名貧困農牧民黨員開展蔬菜種植、摩托車維修等實用技能培訓,實現“培訓一人,帶動一片,造福一方”的扶貧目標。
“通過優化黨員隊伍結構,選優配強基層班子,加大培訓力度,強化服務基層服務功能,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和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發揮明顯。”石渠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頗有感觸地說,全縣新發展的247名農牧民黨員中,致富帶頭人68名,畜牧、裁縫、石匠等技術人才145人名,務工返鄉創業人才8名,村組干部26名。
打贏脫貧攻堅戰,離不開黨員群眾的齊心參與。
據悉,兩地組織部門深入交流、對接,在第四批援藏工作隊選派了3名援藏干部人才,分別擔任石渠3個重點貧困村的第一書記,幫助黨員群眾樹立脫貧信心。
溫托村第一書記李留根:采取“黨員示范戶+貧困黨員群眾”的模式,成立了農畜產業種養、加工專業合作社。“李書記來了,給我們帶來了脫貧信心,好日子有盼頭啦!”貧困黨員曲吉用他那并不流利的漢語表達著內心的謝意。
傲一村第一書記余作成:健全建強村“兩委”班子,制定《傲一村三年發展規劃》,籌集資金40余萬元為村里建起學習室、圖書室和電腦室,開展“金牛石渠孩子共讀一本書活動”,著手實施“中藏藥材野生分片采挖與野生撫育種植”項目。
格絨村第一書記李明康:制定格絨村脫貧規劃,以大棚蔬菜種植和養殖為主導,黨員帶著群眾干,班子增進了團結,村黨組織的形象和戰斗力得到提升,群眾都說村黨委怎么說我們就怎么干。
拔“窮根”:
產業幫扶大突破盤活了扶貧攻堅“一盤棋”
石渠惡劣的自然條件,吸引不來企業投資辦廠,經濟單一,現有主導產業產能落后……造成了長期以來的貧窮落后。
窮根不除,脫貧攻堅難取“真經”。
帶著一份責任和擔當,金牛區委劉玉泉書記和唐華區長先后來到石渠開展對口幫扶對接工作和看望慰問援藏隊員。今年以來,兩地黨委政府“一把手”定期互訪、聯席對接達16次共計178人次,已形成常態機制。
今年以來,隨著金牛區黨建引領扶貧攻堅工作的持續發力,金牛區對口幫扶呈現出全方位、立體感、多角度、多層次的援助新格局。區級相關部門、相關街道和社區及社會愛心企業、人士等也紛紛加入到了對口幫扶石渠脫貧攻堅的大會戰,給新一輪對口幫扶工作注入了新生力量、給“金牦牛”增添了艷麗色彩。
金牛區委組織部發揮黨建工作的組織優勢、干部優勢和人才優勢,利用“黨組織+社會力量”的政治引領扶貧機制,組織各類幫扶力量同向發力、同步發力,社會援助此起彼伏。
5月19日,成功簽約引進了投資額達5000余萬元的中藏藥材電子交易市場基地項目落戶石渠,打破了該縣長期以來無支柱產業的歷史,也使金牛區在產業幫扶上取得重大突破,不僅帶動群眾致富增收,還帶動了周邊第三產業的發展,盤活了扶貧“一盤棋”,為石渠脫貧攻堅插上了騰飛的有力翅膀。
此外,金牛區利用黨建優勢,在成都國際商貿城成功開辟了石渠農牧特色產品展銷平臺,采取“1+N”模式,搭建展銷窗口,為村經濟合作組織健康發展提供了載體。協助石渠擴建牦牛酸奶加工廠,為石渠待業青年在深圳圣心科技集團和成都地鐵公司聯系就業崗位50個,兜底扶持1056名貧困人口特殊生活補貼216萬。
截止8月底,金牛區2017年2519萬元幫扶資金已全部到位,20個項目全部啟動,已完成投資1336萬元。
據悉,金牛區還將計劃投入5750萬元用于建立石渠特色產品三大展銷推廣平臺和對“兩江”旅游環線節點的打造及推介,重點實施特色文化旅游產業、農牧特色產品推廣、貧困村集體經濟發展扶持、貧困村專業合作社扶持、產業發展人才與就業技能培訓扶持五大項目,為培育形成支柱產業奠定堅實基礎。
(石渠縣委組織部 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