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南江縣按照“抓黨建助脫貧、抓脫貧促黨建”的思路,著力選優配強班子、強化人才支撐、夯實基層基礎,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實現基層黨建與脫貧攻堅互融互促。
著力選優配強班子。鮮明“工作上去、干部上去,工作下來、干部下來”的用人導向,把脫貧攻堅一線作為培養鍛煉、考察識別、選拔任用干部的主戰場,優化調整鄉鎮黨政領導班子336人,按程序完成村(社區)兩委換屆,促使干部結構年輕化、合理化。目前,全縣鄉鎮黨政正職平均年齡39.3歲,鄉鎮副職平均年齡38.9歲,村(社區)黨支部書記平均年齡44.2歲。把留住用好本土人才和引進高層次人才結合起來,大力回引和選拔外出創業成功人士、農村致富能手、專合組織負責人、大學生村官等進入村級黨組織,增強村級黨組織服務脫貧攻堅的造血功能,激發村級黨組織干事創業的活力和干勁,提升帶頭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
著力強化人才支撐。依托巴中村政學院—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小河職中師資優勢,開設村級后備干部專修班,培訓學員205名,有效破解了村級干部難選、后繼乏人的難題。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深入開展“戴黨徽、亮身份、樹形象、作表率”“講好南江故事、共建美好家園”等主題活動,組建63支黨員志愿服務隊,開展黨員“愛心脫貧志愿行動”,凝聚脫貧攻堅強大力量。從發改、經信、農業、畜牧等部門選派10多名專業人才到產業園區、生產一線開展智力服務。圍繞“貧困黨員帶頭脫貧、帶領貧困群眾脫貧”目標,發揮黨員示范帶頭作用,按照“5+1”模式、“一辦法四制度”深入推進156個貧困村170個黨員精準扶貧示范項目,帶動923戶農戶2856人實現增收致富。分別按照每村3、2、1.2萬元的標準,落實貧困村、20戶貧困戶以上非貧困村、20戶貧困戶以下非貧困村駐村第一書記工作經費,駐村工作經費有保障。
著力夯實基層基礎。創新推行基層治理“四式工作法”和農村黨建“四種模式”,對接村級組織四大目標,促進基層黨建與扶貧攻堅無縫對接。著力強化基層黨組織服務功能,每年啟動建設一批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先進基層鄉村黨組織,倒排確定一批后進黨組織,采取“一黨組織一對策”的辦法,確保整頓到位、轉化升級、全面過硬。堅持把黨組織建到產業鏈上、建到社區網格、建到產業園區,先后成立了橋壩中心村黨委、長灘社區綜合黨委等58個新型黨組織。探索建立“民情信息庫”,實現全縣70.9萬人的108個民情信息指標聯網管理。全面推行“54321”幫扶機制,構建起了“一三五”聯系服務群眾的長效機制。村(社區)黨組織工作經費、服務群眾專項經費年均增長10%,離職村(社區)干部生活補助增加到40—400元/月。按照中央、省、市委進一步加強和夯實基層基礎工作的要求,開辦農民夜校,開展教育培訓9000余場次,受益群眾40余萬人,為脫貧奔康注入新動力。
(中共南江縣委組織部 吳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