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南江縣著力轉變服務理念、提升服務能力、拓展服務內容、創(chuàng)新服務模式、完善服務制度、強化服務保障,扎實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注重“黨組織+平臺”搭建,在服務內容上下功夫。一是搭建黨員活動平臺。實施了標準化村級陣地建設工程。自2015年以來,借助市縣對改造村級活動場所的財政支持政策,先后開展了村級活動場所改建提升工程,累計投資880萬元,新建村級活動場所22處,改造提升47處,全縣消除了無村級活動場所村。同時,全縣627個村社區(qū)建成了“農家書屋”、“村村響”工程。二是搭建便民服務平臺。在68個縣級單位設立黨員示范崗272個、黨員優(yōu)質服務示范窗口36個,簡化辦事程序,提高服務水平;在48個鄉(xiāng)鎮(zhèn)建立便民服務中心,實行“一站式辦理、一條龍服務”,方便群眾辦事;在118個村(社區(qū))建起便民服務站,公示村級便民服務代辦事項流程,實現(xiàn)“群眾辦事、干部跑腿”。三是搭建黨建信息平臺。在繼續(xù)強化組工網站、黨員干部現(xiàn)代遠程教育網絡、公眾微博等黨建工作信息平臺建設同時,打造集黨性黨規(guī)、黨建要聞、黨建典型、黨員互動等四大板塊于一體的“南江智慧黨建”。目前,“南江智慧黨建”平臺發(fā)布信息800余條,服務黨員群眾20000余人次。
注重“黨組織+隊伍”建設,在服務水平上強能力。一是選優(yōu)配齊強隊伍。以村級組織換屆為契機,把服務業(yè)績突出的優(yōu)秀人才選拔進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換屆后,全縣627個村(社區(qū))新一屆黨組織委員平均年齡47.3歲,較換屆前降低1.4歲;高中及以上文化1065人,班子年齡、學歷結構更為合理。二是教育培訓提素質。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制度化為契機,組織開展主題黨日活動1800余次,接受黨課輔導的黨員干部達12000余人次。大力實施基層黨組織書記素質提升工程,制定印發(fā)《南江縣2017年黨員教育培訓計劃》,今年已開展鄉(xiāng)鎮(zhèn)部分黨委書記和副書記、兩新組織黨務干部、農村黨組織書記等示范性培訓3期,培訓黨員干部達1100余人。三是選樹典型強激勵。在七一建黨節(jié)之際,全縣有30個優(yōu)秀基層黨組織、19個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49個優(yōu)秀共產黨員受到縣委表彰,4個優(yōu)秀基層黨組織、15個優(yōu)秀共產黨員受到市委表彰,使典型示范引領作用不斷增強。
注重“黨組織+網格”打造,在服務效果上求精準。一是網格組織全覆蓋。按照“便于服務,便于管理,全面覆蓋”的原則,以村(居)民小組或居住相對集中區(qū)域為基礎,將全縣48個鄉(xiāng)鎮(zhèn)、627個村(社區(qū))劃分為4000余個網格。每個網格由一名群眾基礎好、工作能力強的黨員干部擔任網格員。二是服務責任具體化。每名普通黨員干部聯(lián)系服務10至20名群眾,每年深入所聯(lián)系群眾家中走訪2至3次。鄉(xiāng)鎮(zhèn)領導班子成員每年重點入戶走訪所在網格群眾50戶以上,每季度1次。鄉(xiāng)鎮(zhèn)主要領導不定期抽查各網格工作開展和入戶情況,每年抽查不少于4次,每次抽查不少于8個網格。三是為民解憂成常態(tài)。黨員干部嚴格按照各自任務進格入戶,為群眾送政策、致富、就業(yè)等民生信息8000余次,收集社情民意2000余件,幫助解決關注的難點問題500余個,化解矛盾糾紛200余件。
(中共南江縣委組織部 劉艷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