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源市在71個邊界村推行“五聯五學”模式,提升邊界村黨員學習教育實效。
突出支部聯動“興學”。圍繞推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確定集中學習黨章黨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是一個“速度游戲”》及四川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等內容;開展“支委成員交叉上黨課,普通黨員輪流上講臺”220場次,興起邊界村黨員學習教育熱潮,評選優秀黨課22堂,黨建基本知識測試平均成績82.5分。
突出先鋒聯創“踐學”。鮮明“脫貧爭先鋒,幫貧做先鋒”主題,統一設置“爭做”標準,通過雙邊提供易地搬遷、危房改造、小額信貸、產業周轉金等扶貧優惠政策,推行“雙邊解讀+當面提疑+現場作答+模擬演練”方式,集中學習“雙邊規定”,聯評脫貧先鋒160名,雙邊黨群結對千余對,開展政策咨詢、就業信息等幫扶2800余人次。
突出基礎聯建“現學”。緊扣人居環境改善及“一路二水三電四網”基礎設施,推行“主題介紹+實地觀摩+發微視頻+看成果展+送《村簡介》”現學模式,總結“改善人居環境統一施工”“雙邊爭取打通斷頭路”“上保下護共水源”等82條鮮活經驗,催生人居環境“共同體”、村社公路“鏈接體”、農村淘寶“聯合體”物化效果。
突出產業聯育“帶學”。結合黨員精準扶貧示范工程實施和“五小”庭院經濟發展,推行“創業黨員示范講+致富能手現身說+支部書記現場點”模式,開展毛煙種植、巴山雀舌種摘、舊院黑雞及南江黃羊養殖等異村現場“傳(取)經”180場次,聯評黨員創業之星170戶,帶動2萬多群眾增收,涌現“菜秀才”“羊專家”“雞大王”等創業能手。
突出民風聯樹“互學”。根據風俗相近、民風相融特點,聯袂編印帶頭講政治、講學習、講服務等黨員“十帶頭”和創業興家、鄰居謙和、婚喪嫁娶等村規民約“硬十條”“通用版”,舉辦黨員群眾共同參與的紅歌聯唱、守紀演講、村規“接龍”162場次,增強黨員群眾主人翁精神,構建山林共防、基建共護、產業共興、險情共排、糾紛共處的“邊界共建”體系。
(萬源市委組織部 高繼兵 易榮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