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流火。在萬源4065平方公里紅色沃土上,正“四力驅動”續演改善革命老區民生“大戲”,一場沒有硝煙的黨建扶貧攻堅戰首戰告捷。
高位啟動 超常加大牽引力
“脫貧攻堅要像當年‘萬源保衛戰’那樣:作戰信號傳到每個戰區,沖鋒旗幟直插每個戰地,進軍命令下達每個戰士!”市委書記吳曉勇發出黨建扶貧沖鋒號。
一石激起千層浪?!懊撠毠?,義不容辭……”千人集體宣誓響徹后河兩岸,授“決戰旗”、立“軍令狀”連環出擊;黨建扶貧“1234”工作法層層落地,“改善人居環境”“發展‘五小’庭院經濟”等配套方案陸續出臺,“10條獎懲剛性規定”同步亮相,8個市委督導組迅速就位……
11名市委常委、30名縣級領導臨戰領令、沖鋒在前,主動啃起“硬骨頭”、立下“愚公志”、打出“組合拳”、形成“合圍勢”。
全市1026個基層黨組織和2萬余名黨員干部迅速進入“一級戰備”狀態。鄉鎮、部門對準58個擬退出貧困村、2萬余貧困人口和近8000人易地扶貧搬遷等“鞭心”,鮮明“寧愿單位關門,不讓脫貧掉人”態度,緊鑼密鼓繪制攻堅作戰圖;各級黨員干部主動請纓,生動演繹攻城拔寨決勝戰、消除貧困殲滅戰!
強基帶動 精準夯實推動力
“鐘架嘴,坡坡多;泥巴路,凼凼多;土墻房,眼眼多”“老洼坪,望天井,十年九災無收成,苞谷饃饃脹死人……”句句民謠刺痛人心,建強基層“指揮部”迫在眉睫。
“配備鄉鎮領導班子須統籌考慮脫貧攻堅力量!推選村支兩委干部須重點考慮脫貧攻堅力量!選派‘5+1’幫扶隊伍須綜合考慮脫貧攻堅力量!”市委常委形成一致共識。
“鳳凰涅盤,浴火重生”。362名優秀扶貧干部進入鄉鎮領導班子!257名“種植專家”“養殖狀元”被推選為村支書和村主任!170個脫貧村實現“5+1”幫扶力量全覆蓋!
魏家鄉石壩村黨支部組織群眾打響栽植千畝富硒青脆李大會戰,人均增收2000余元,群眾趣嘆“‘硒李’支部不稀里糊涂!”
“既然結下了這門親,定要讓他們變個樣!”茶埡鄉老洼坪村第一書記常藝螣,創新開發全國第一筆“農村種養致富帶頭人無抵押助業貸款”,不僅“貸”出了新產業新村容和新村風新民風,還留下了一段“黑臉書記奔前線,父母千里來支援”的佳話。
多元聯動 持續催生傳動力
“戰不戰,想想萬源保衛戰;勝不勝,想想楷模李林森!”全市幫扶干部、脫貧群眾自設“看齊”坐標。
“發展獼猴桃400畝,養魚1萬尾,硬化社道路7公里,6月底龍須壩大橋通車!”透視青花鎮方家梁村黨建扶貧清單,動態顯像出全市“四大”黨建扶貧情景:“紅色”黨建開啟傳承紅軍精神、林森精神新征程,“示范”黨建開創脫貧先行新局面,“邊界”黨建開辟“連通斷頭路”“締結產業緣”新路徑,“挎包”黨建開通覆蓋式幫扶新航線!
“吃上自來水,我死都瞑目了!”“在我新房‘開火’時,一定要喝個痛快!”“沒想到他們挎個包包來就把身份證辦了!”……黨建扶貧催生“群眾微心愿,干部大行動”,興辦惠民實事1700多件,贏得外出人員、空巢老人及貧困群眾熱烈點贊。
玉帶鄉與平昌縣鎮龍鎮和通江縣芝苞鄉接壤,在脫貧攻堅大會戰中,聯袂開展“產業共育”行動,玉帶將毛煙發展到芝苞鄉,讓該鄉群眾每畝地增收3000余元;鎮龍鎮無償為玉帶貧困戶傳授“南江黃羊”飼養技術,使其陡增2000多只。
培元促動 立體激活內動力
“干部幫扶不少一人,群眾脫貧不掉一戶”!“打贏脫貧攻堅戰,除了政府幫,更要自己干”……鄉村要道標語醒目,脫貧攻堅氛圍濃厚。
“今年養舊院黑雞2000只,明年達到5000只!”長壩鄉幺灘村脫貧戶張強信心十足,“遠來近去的干部都在幫,莫丟人現眼!”
“激活內力,增強外力”。精心研制精神脫貧實施方案,在“農民夜?!遍_辦“感恩奮進大講堂”,用心推動“要我脫貧”向“我要脫貧”的思想轉變。每個月第一個工作日為“愛心幫扶日”!全市1.47萬名黨員干部和教師醫生自覺加班“保業務”、主動騰出時間“去蹲戶”:半月到戶聊1次家常、做1頓飯菜、搞1次衛生、理1次家務、辦1件好事!
“脫貧攻堅齊上陣,公路修到各家門,自來水管繞路行,住居改善似仙境……”“說脫貧,立馬行,干部幫,黨員引,搞產業,增收成……”自編“村歌”、脫貧“三字經”頻頻唱響。脫貧戶周修菊用心寫出“住進新房子過上好日子(上聯),娶上新娘子早生好兒子(下聯),永記黨恩(橫批)”春聯,被省民政廳益西達瓦廳長“帶進”今年全國“兩會”。
(萬源市委組織部 高繼兵 方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