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正風反腐威懾力層層遞減?樂山探索開展“護根”行動——
□本報記者 陳松
樂山市中區全福鎮裕農村農戶廖發貴沒想到,自己向鎮上反映排水溝雨季漫水淹沒農田的問題,“不到一星期,鎮上就找工程隊來解決了!”
群眾反映的問題馬上辦,折射出樂山干部作風建設帶來的新風正氣。近年來,樂山市探索開展全面整治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的“護根”行動,有力推動了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
樂山的做法得到省紀委肯定,6月8日,全省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推進會將在樂山市召開。
A
懲治“微腐敗”
讓基層干部“明紅線”“知敬畏”
“基層是從嚴治黨的根基。我們開展‘護根’行動,旨在通過拔‘爛根’解決‘微腐敗’問題,治‘病根’解決基層作風問題,理‘亂根’解決制度機制問題,育‘新根’解決動力路徑問題,系統夯實基層從嚴治黨‘最后一公里’。”樂山市委書記彭琳介紹。
在知名反腐專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任建明看來,正風反腐行動自上而下層層推進,其威懾力容易層層遞減,“護根”行動正是解決正風反腐延伸乏力的抓手。
去年以來,該市開展基層侵害群眾利益案件查處專項行動,聚焦關鍵區域,在問題村(社區)等嚴查“村霸”“蠅貪”;聚焦關鍵崗位,嚴查失職瀆職行為,共給予黨紀政紀處分359人,該市建設監察支隊原隊長鐘昆因套取專項資金私設小金庫等違紀問題被“雙開”。強化鄉鎮紀檢監督功能,去年以來,該市159個“零辦案”鄉鎮實現突破,鄉鎮紀委立案審查307件。4月7日,該市又發出《關于對限期主動交代違紀問題人員予以從寬處理的通告》,截至6月2日,該市主動交代問題的人達1668人,上繳款物565萬余元。
治“病根”,改進作風。該市提出嚴禁工作日飲酒等“七個嚴禁”紀律要求,僅今年就查出違反“七個嚴禁”問題9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2人,并通報曝光。
“懲”“治”重拳之下,樂山基層黨員干部“明紅線”“知敬畏”成為常態。
B
曬“小微權力清單”
再小的權力也要有章可循
記者點看棉竹鎮的微信公眾號,見到一張表格。“鎮村干部有什么權力、責任,一看表格就知道,群眾辦事更方便了。”該鎮天空山村村民任貴強說。
著眼長遠、防患于未然,樂山通過理“亂根”,完善基層從嚴治黨長效機制。各村(社區)梳理制定村(社區)干部“小微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采取上公示墻、上村民手機QQ群等方式,永久公示。針對“三資”管理,該市充分發揮村民民主理財小組監督作用,定期開展監督檢查。
“確保了基層干部權責統一和權力運行有章可循。”棉竹鎮紀委書記張程說,全鎮所有村支部書記均與上級組織簽訂了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將“微權力”關進“制度籠子”。
樂山還從源頭育“新根”,開展了“城鄉黨建結對共建”活動,全覆蓋推進建制村(農村社區)與城市基層黨組織互促共進;實施“萬名村級后備干部培養計劃”,梯次培養儲備1萬名后備干部人才。
用“護根”夯實從嚴治黨的“最后一公里”,在基層黨組織引領下,樂山市廉潔勤儉之風拂面而來,去年,該市彝區婚嫁聘禮金平均下降了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