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渠縣切實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和“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工作大見效”大討論活動成果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充分發揚“缺氧不缺信念、缺氧不缺智慧、缺氧不缺激情”的石渠精神。以蟲草采挖季節為契機,積極創新教育培訓工作機制,深入蟲草采挖點,堅持以人為本、就近辦班、送教上門的原則,通過“帳篷夜校”“臨時黨支部”“馬背宣講隊”等載體,用“四大套餐”將宣傳教育融入農牧民群眾日常生活中,以接地氣的方式,既豐富了群眾的業余生活同時確保了全縣社會政治穩定。
法律大餐解民惑。以帳篷夜校、馬背巡回宣講為載體,切實保障農牧民群眾在蟲草采挖期間學習生活不斷檔,各鄉(鎮)黨委、政府認真組織工作人員將法律法規帶進帳篷、宣傳教育帶上雪山。工作人員以喜聞樂見的方式,采取藏漢雙語、現身說法、播放教育片等方式,向農牧民群眾有針對性地宣講了《草原法》《安全生產法》《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促使群眾的法律意識有新轉變,力爭實現治安事件、矛盾糾紛零發生。截至目前,帳篷夜校累計開課226場次,受教育人數達14674人,發放資料4186份;馬背巡回宣講30余場次,覆蓋群眾3400余人。
惠民大餐解民憂。充分利用群眾空閑時間進行惠民政策宣講,通過新舊石渠對比,從醫療、教育、基本生活保障等方面進行“感黨恩、愛祖國、奔小康”宣傳教育,讓農牧民群眾學會飲水思源,從心底感黨恩、明黨情,堅定跟黨走的信念。
幫扶大餐解民困。按照“一名黨員一面旗一個支部一座堡壘”的標準和要求,延伸黨的觸角,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在蟲草采挖點成立111個臨時黨支部,持續深入開展“走基層、送溫暖”活動133場次,鄉村干部先后參與人數達2118人,覆蓋農牧民群眾15712人。切實做到了群眾在哪里,黨旗就在那里,群眾需求在哪兒,黨員干部就在那兒。
穩定大餐安民心。狠抓矛盾糾紛排查,堅持“抓早、抓小、抓苗頭”“預防為主、防調結合”的工作思路圍繞敏感事、重點人,拓展情報收集的渠道。設置166名民情直報員,積極配合鄉(鎮)黨委、政府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大化解大穩控活動,共排查調解125個矛盾糾紛,解決熱難點問題107件,有效規避和防止因采挖蟲草發生經濟、民事糾紛,力爭把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