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縣以組織關懷為先導,制度管理為核心,創新服務為載體,讓在外流動黨員受教育強素質,充分展示新形象、新面貌,發揮新優勢、新作用,有效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三定時”確保在外流動黨員永不失聯。定時聯系溝通,對在外黨員流動狀態進行全程跟蹤。一是定時聯系黨員。通過黨員組織關系集中排查,建立《流動黨員流動情況跟蹤臺賬》,對在外流動黨員進行信息登記,定時溝通聯系,確保黨員能流動、不流失。二是定時思想匯報。建立黨員外出報告制度,要求外出務工黨員通過電話、短信、QQ、微信等方式就其外出時間、務工情況、聯系方式、思想動態等定時黨支部報告。三是定時組織生活。建立流動黨員QQ群、微信群,以“發布一次家鄉動態、組織一次政策學習、開展一次討論交流”的形式,定時過網絡組織生活會,匯報在外的思想、工作情況,暢談在外的見聞和感受,為群眾提供致富信息,為家鄉的建設獻計獻策。通江縣云曇鄉印頂寨村支部書記程治鈞利用微信平臺,建立黨員微信群,定期在微信群中溝通、交流、學習、討論,實現了生產、學習兩不誤,在家、在外“組織生活”照樣過,被稱為“微信支書”。
“三照顧”解決在外流動黨員后顧之憂。加大對黨員家庭的關心關懷,能使在外流動黨員安心工作打拼,更能激 發在外流動黨員感恩之心。一是一般家庭給予慰問,通過走訪了解慰問的方式,在子女教育、老人贍養等方面體現黨組織的關心關懷;二是困難家庭給予救助,在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生活居住等方面,積極爭取政策,通過低保、醫療救助、社會救助等方式渡過難關,體現黨組織的真情溫暖;三是發展家庭給予幫扶,對有發展潛力、發展實力的黨員家庭,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技術指導,爭取在外黨員能夠回鄉創業發展,帶動群眾致富。截至目前,我縣共開展流動黨員家庭慰問8000余人次,解決流動黨員家庭實際困難2000余件,幫扶流動黨員家庭300余戶。
“三支持”回引在外流動黨員創業發展。回引在外流動黨員回鄉創業,既能照顧家庭,更能帶動當地經濟發展。一是政策激勵支持回鄉發展,通過優厚的政策福利,讓在外流動黨員感受到家鄉的殷切期盼,在就業指導、技術培訓、信息咨詢等方面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讓在外流動黨員有回鄉創業的動力和激情;二是項目傾斜支持快速發展,主要是在項目孵化上提供更多的平臺,在創業園、工業園區提供更多的創業示范區,在土地租賃、新村建設、產業發展等方面提供更寬的渠道,讓回鄉創業的黨員有更多施展才能的機遇和平臺;三是資金幫扶支持健康發展,對已經創業發展的黨員所在基地、工廠、企業等,開展經常性走訪慰問,了解他們的困難,主要通過創業基金、創業貸款、黨員創業示范工程基金等方式,幫助他們渡過難關,良性發展。截至目前,回引回鄉創業黨員500余名,發展規模較好的巴山牧業有限責任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張育賢,曾隨李克強總理出訪歐洲,把巴山土豬全產業鏈開發到了海外。
(中共通江縣委組織部 何峰 張峻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