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16年,各地緊緊圍繞抓黨建促脫貧攻堅這一主線,團結帶領群眾打響脫貧攻堅戰。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在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健全完善村務監督機制、發揮好村黨組織帶頭人作用等方面取得新進展,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弱化淡化虛化問題明顯改善,黨對高校工作的領導權主導權持續加強,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兩個覆蓋”有效推進,流動黨員“兩不管”、管不好問題得到改善,黨的組織生活質量不斷提升,黨建述職評議考核突出問題整改,黨員隊伍結構進一步優化、發展黨員質量進一步提升……各級黨組織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舉,持續用力、常抓不懈,推動基層黨建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黨建引領打贏脫貧攻堅戰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一年來,各地將組織工作與決勝全面小康結合起來,把加強農村基層黨建同脫貧攻堅結合起來,建強基層黨組織、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充分發揮好組織優勢、組織功能、組織力量,以愚公移山之志苦干實干,團結帶領群眾向貧困發起總攻,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堅強組織保證。
建強基層黨組織,筑牢脫貧戰斗堡壘。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各地將整頓提升軟弱渙散村黨組織、優化基層黨組織設置、強化基層基礎保障等舉措有機結合,努力把基層黨組織建成帶領群眾脫貧攻堅的堅強戰斗堡壘。為確保軟弱渙散村黨組織全部整頓提升,重慶以區縣為單位開展后進基層黨組織對照排查,“一支一策”制定整改措施。廣東制定軟弱渙散村(社區)黨組織三年行動計劃。農村產業蓬勃發展和農村組織形式的日益多樣,迫切需要基層黨組織設置方式與脫貧攻堅相適應。四川全省413個現代農業產業園區黨組織推行“園區黨組織+合作社(協會)+產業大戶+貧困戶”模式。云南昭通市、山西大同市、貴州福泉市、內蒙古達拉特旗等地加大在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建立黨組織的力度。抓基層、打基礎,必須有實實在在的保障,青海整合200億幫扶資金,制定交通、電力等10個行業扶貧專項方案。貴州銅仁市建立“民心黨建+信合+村組+企業+村村通”合作機制,每年向有發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發放貸款15億元。
黨員一線帶頭帶富,當好脫貧急先鋒。一年來,各地強化黨員致富帶富牽引力,推動廣大黨員在脫貧攻堅中當先鋒、作貢獻。各地普遍組織黨員干部在脫貧攻堅一線與貧困戶開展結對幫扶,因戶施策、因人施策,對癥下藥、精準滴灌。南昌市組織市縣鄉三級科級以上干部,與掛點村(社區)的10381戶貧困戶結對聯系。浙江紹興市建立民情通工作機制和標準,全市各級干部當年即走訪農(居)戶373萬余戶次。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既體現在堅定的信仰,也體現為實際的致富能力。云南全面推廣“強基惠農”股份合作經濟,大力實施“基層黨員帶領群眾創業致富貸款”項目。廣東肇慶市設立黨員創業貸款項目,已累計發放4億多元,支持創業黨員5000多名,帶動20多萬名群眾就業。為充分發揮典型引領作用,浙江在全省集中推選宣傳“千名好支書”,并出版《點贊千名好支書——浙江省優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風采錄》。江蘇開展“吳仁寶式優秀村書記”推選活動,計劃推選出500名左右優秀村黨組織書記。
選優配強帶頭人 領跑農村發展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一年來,各地著力選優配強農村帶頭人隊伍,選準用好第一書記,精準培訓黨員干部,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為農村選優配強“領頭雁”,在助推村級發展中跑出了加速度。
各地多措并舉,確保村級帶頭人個個過硬。甘肅共選拔10855名農村致富帶頭人、專業合作組織負責人、外出務工經商人員等擔任村黨組織書記。陜西把一大批政治素質高、帶富能力強的人才選進村“兩委”班子,班子平均年齡下降2.7歲,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增長25.2%。
讓第一書記選得準、下得去、融得進、干得好。目前,全國共有18.8萬名第一書記奮戰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實現了黨組織軟弱渙散村和建檔立卡貧困村全覆蓋。各地各單位堅持從實際出發,因村施策,貧困村需要什么樣的人,就把哪方面的人派過去。江蘇、上海、湖北、云南、寧夏等地組織專門力量開展摸底排查基層需求情況和干部隊伍情況,通過雙向選擇、供需對接,努力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各地普遍建立健全機制,加強對第一書記管理考核,督促第一書記扎根農村、履職盡責。目前,天津、遼寧、廣東等20多個省區市從省級層面出臺第一書記管理辦法;北京、吉林、湖北、寧夏等22個省區市出臺文件,明確規定第一書記每月在村工作時間不少于20天。
著眼于解決“缺信息、缺思路、缺技術”的困境,各地積極對村干部進行全面培訓。貴州組織開展脫貧攻堅大培訓,省級每年對鄉鎮干部、村干部、駐村工作組組長和第一書記、創業群眾代表進行示范培訓。陜西分級分類培訓貧困村黨支部書記3.7萬多人次,提升致富帶富能力。吉林計劃3年內對重點貧困村干部輪訓一遍,省級每年示范培訓300名貧困村書記。黑龍江集中一個月時間,組織1700名貧困村書記現場教學、實地觀摩。廣東實施村黨組織書記學習教育計劃,力爭大專以上學歷達到50%。
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兩個覆蓋”持續推進
社會組織是社會治理的重要參與者和實踐者,社會組織黨建是黨的基層建設的重要領域。一年來,各地各單位積極貫徹落實《關于加強社會組織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試行)》精神和中組部的專題部署,推動社會組織黨組織應建盡建,注重提升覆蓋質量,動態跟進抓好“兩個覆蓋”,全國社會組織黨組織覆蓋率達41.5%,其中全國性社會組織黨組織覆蓋率達62%,有了明顯提升。
著眼于推動社會組織黨組織應建盡建,中直工委、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和國資委按照“五清”要求,組織各部委對主管的社會組織逐個摸排,對未建立黨組織的明確任務、倒排進度、責任到人,區分情況分類推進。浙江、廣西等省區采取集中攻堅的辦法推進“兩個覆蓋”,云南開展“兩個覆蓋”專項提升行動,全省社會組織黨組織覆蓋率從年初的7.5%,攀升到10月底的91.4%,黨的工作覆蓋率達97.53%。
為充分發揮社會組織黨組織實質作用,浙江溫州市從社會組織執業的關鍵環節入手,采取“黨建+重大決策”“黨建+中心工作”“黨建+行業發展”等辦法,找準切入點,選好突破口,推動社會組織黨組織穩定有效發揮作用。天津河西區切實發揮好街道社區黨組織看得見、管得住、服務跟得上的優勢,大力實施“雙抓、雙培、雙引、雙促”的“四雙”工程,使黨組織與社會組織建設得到同步融入、同步孵化、同步加強。
各地以園區為龍頭,全面提升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水平。福建廈門市著力構建園區非公企業黨建“六化”機制,做到黨的建設與園區發展共謀、共議、共建、共享。四川推進園區各領域黨組織聯設、隊伍聯建、活動聯辦、陣地聯用、事務聯商。遼寧大連市沙河口區統籌建設園區企業黨組織和黨員活動陣地“十分鐘服務圈”,實現共建共享。
國企黨建弱化淡化虛化問題改善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為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厚植為國企競爭優勢,堅持強“根”固“魂”不動搖,各地各單位積極貫徹落實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精神,在國企黨建工作中,堅持抓基層打基礎、落實組織生活制度、將黨建工作融入國企深化改革,國企黨組織作用不斷提升,國企黨建呈現不斷加強的良好態勢。
上海市委在國有企業中全面推行“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黨委書記與董事長“一肩挑”達80%以上。對國企黨組織、書記、副書記和其他成員四類責任主體,重慶市委分別明確24項責任內容和20種負面情形,使黨建工作既有“作業清單”,又有“負面清單”。陜西省委成立5個巡回督查組,在國有企業輪回督導,將國企領導班子和領導人員履行“兩個責任”情況,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與生產經營業績一同考核。工商銀行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出臺選人用人“十條禁令”“十不準”規定,加強黨委對選人用人全過程掌控。航天科技集團堅持重大議題未與黨組織溝通的不提交研究,重大問題未經黨組織討論的不進行決策。蘭州石化黨委把住企業重大決策關口,實行“五定三審”:定發展戰略、目標任務、改革舉措、人才計劃、考核機制,審五年規劃、黨政年度工作報告、專題方案。中交集團黨委堅持以支部過硬保工程過硬、以工程過硬顯政治擔當。
黨的組織生活質量不斷提升
黨的組織生活是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和載體,是黨組織對黨員進行教育管理監督的重要形式。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明確提出,要嚴格黨的組織生活制度。一年來,各地立足實際貫徹落實六中全會精神,著力改進和創新黨的組織生活方式,不斷提高組織生活質量和效果,推動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常態化。
長春市在全市基層黨組織普遍推行“黨員活動日+”制度,黨支部每月固定1天開展專題學習討論和主題實踐活動。昆明市按照“一類型一主題、亮出黨員身份、唱響時代主旋律”要求,以分類組織實施主題活動方式落實“三會一課”。四川彭州市在全市黨政機關黨員中開設“體驗式”黨課,設立環衛、醫護、紅色教育、三農等8類體驗崗。浙江湖州市建立“黨性教育一刻鐘”制度,在各級常委(黨委、黨組)會前,固定15分鐘開展黨性黨紀專題教育。湖北黃石市推行以黨員“學習日、公益日、政治生日”為主要內容的“黨員三日”制度。四川綿陽市、河北平泉縣等地普遍開展“主題黨日”活動,以“規定主題+自選主題”方式,對活動的時間、程序、內容等作出明確具體的規定。廣西賀州市、浙江余姚市等地探索為黨員過“政治生日”,進一步強化黨員意識。
黨建述職評議考核突出問題整改
在黨建述職評議考核中,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更加突出問題整改。各地普遍要求參加述職的黨組織書記深入基層查不足、找問題,從實撰寫述職報告,嚴肅認真開展點評和評議,從嚴抓實問題整改,倒逼各級黨組織書記真正把基層黨建責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
述職前,各省區市普遍規定報告中成績、存在問題和下步打算三個部分各占1/3,并要求用數據、事例“說話”,廣西、貴州、陜西等省區要求講成績不超過1/3,曬問題不少于1/3。
述職中,各級黨組織書記在面對面陳述的基礎上,探索通過視頻、幻燈片、網絡等多種形式展示述職內容,并普遍邀請部分“兩代表一委員”和基層黨員干部群眾代表參加述職評議會,進行現場測評。四川內江市、新疆庫爾勒市以“黨建+中心工作”為主題,制作視頻短片,生動展示基層黨建成績。
述職后,各地把述職評議結果與年度考核相掛鉤,作為干部獎懲和提拔的重要依據,并普遍制定整改方案,列出問題清單、責任清單、整改清單,逐項抓好整改落實。寧夏建立“年初建賬、年中查賬、年底交賬”機制,將整改情況作為下年度述職評議考核的重要參考內容。廣東采取書面形式,將各級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評議得票情況和收集到的意見建議,分別反饋給書記本人,為整改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