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蒼縣在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工作中,聚焦引導廣大黨員做合格黨員、當干事先鋒這個目標,持續用力厚植學習根基,堅持“四個突出”綜合施策,抓嚴抓實“做”這個關鍵,不斷筑牢做的基礎、明確做的標準、拓展做的載體、構建做的機制,切實把學習教育引向深入。
突出以學促信,筑牢做的基礎。采取領導干部“帶頭領學”、機關黨員“專題研學”、農村黨員“壩壩會學”、特殊黨員“結對幫學”等多種學習方式,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真學深學、真懂真信、真行真用,從思想上政治上切實強化“做”的意識。全面推行會前黨性教育“一刻鐘”制度,縣委常委班子成員帶頭在每次常委會前領學黨章黨規和系列講話。廣泛開展以“瞻仰革命先烈、宣講革命故事、傳唱革命歌曲、觀看紅色電影、誦讀紅色經典”為主題的黨性黨史教育活動,三次黨代會結束后,縣委書記第一時間帶領新任縣委常委班子成員到木門軍事會議會址重溫入黨誓詞、開展專題討論。截至目前,全縣共舉辦“千人講座”4場次,各級黨員領導干部講黨課1000余場次,縣委講師團輔導宣講560余場次,4600余名黨員干部到中國紅軍城、木門寺軍事會議會址、教育實踐活動展覽館等黨性教育基地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進一步堅定廣大黨員干部理想信念。
突出定標立規,明確做的標準。對照合格黨員“四講四有”標準,集中組織開展“合格黨員標準、不合格黨員具體表現”專題討論1100余場次,形成黨政機關、窗口服務單位、農村、社區、學校、“兩新”組織和國有企業等7大領域黨員具體標準。出臺《旺蒼縣黨員干部日常行為規范》,明確縣鄉黨員二十條、農村(社區)黨員“十要十不要”標準,為黨員干部行為定標立規。創新開展“八查八改”、“六不”問題整治、三項整改“回頭看”等主題活動,目前已效能問責1個單位、警示提醒5人、函詢誡勉3人,解決關系群眾切身利益問題500余件。扎實開展身邊典型“選樹學”活動,全縣評選“學做典型”10名、“好黨員”100名、“好支書”50名、共產黨員示范崗100個,積極選樹身邊示范群體,引導黨員對標學習、見賢思進。
突出實踐錘煉,拓展做的載體。堅持以脫貧攻堅、項目攻堅、交通大會戰等為抓手,積極拓展“做”的載體平臺。縣委出臺《超常推進脫貧攻堅三十六條措施》,實行掛圖作戰,下沉工作力量,剛性措施辦法,合力強勢推進脫貧攻堅。縣委常委班子成員帶頭到通村公路建設一線開展學習研討,深入開展“寧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大茅坡精神和“不講困難、不講條件、只看落實、只看結果”的慶寨路精神再教育活動,積極推動全縣重點工作任務落地落實。廣泛開展“我為經濟建設‘三大主戰場’獻一策”主題活動,征集金點子520多條,其中“以技術市場為切入點推動創新服務體系建設”等建議受到省市級新聞媒體廣泛關注,為推動“科技支撐產業扶貧示范縣”建設提供了智力支持,營造了良好輿論氛圍。大力開展黨員精準扶貧示范工程“眾籌”活動,“眾籌”資金83.7萬元,為項目推進落實提供了堅強保障。全面開展“走進群眾聽民聲、問題解決在基層”活動,全縣700多名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紛紛深入基層一線,摸排問題線索500多個、收集群眾意見建議2000余條。扎實開展“千名紅城先鋒下基層”活動,遴選1000名黨員人才深入脫貧攻堅一線,開展“送政策、送技術、送溫暖、送健康”活動,助推脫貧攻堅。
突出常態長效,構建做的機制。研制《旺蒼縣“三會一課”規程》,明確“三會一課”召開時間、參會人員、主要內容等事項,推進基層黨支部“三會一課”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開展。出臺《旺蒼縣“共產黨員活動日”規程》,建立黨員固定活動日制度,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與每月雙周五下午的“主題黨日活動”相結合,重點突出“服務互助”“ 敬業奉獻”“ 示范推動”等七大主題,全面推行黨員固定活動日+服務爭創、業務共建、脫貧攻堅等25種模式,引導黨員立足崗位作奉獻。建立“兩新”組織黨員示范津貼制度,對評為示范單位和示范科室的,每月給予黨員300—500元補貼,激勵黨員創先爭優。制定《“八不為”黨員處理辦法》,對組織紀律散漫、工作消極懈怠等八種不為表現,細化為16項問責的“硬桿子”。完善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三色”預警機制,全面開展“黨性體檢”,量化評定黨性健康狀況,年內對13名“黨性亞健康”“黨性不健康”黨員進行教育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