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工作已進入攻堅拔寨階段,達州市達川區大風鄉立足“黨建促脫貧”的總體思路,充分發揮支部引領,黨員引領作用,不斷提升貧困村再生“造血”功能,引導貧困戶走上脫貧奔康快車道。
選優配強班子,充實攻堅力量。能否在2020年前完成全面小康的任務,關鍵就看這屆班子強不強,人心齊不齊。現任村一級班子中,對扶貧工作抓不住重心,找不準方向,完不成任務,聽不到指揮的干部堅決進行撤換;緊抓軟弱渙散組織轉化升級,由鄉黨委研究確定人選下派任黨支部書記。同時,利用此次村級組織換屆契機,把有想法、有干勁、有活力、有水平的年輕黨員推選出來進入班子,建強脫貧攻堅隊伍。
壯大脫貧主體,注入新鮮活力。一是實施“黨員帶頭”行動,在黨員中挖掘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利用黨員的帶頭示范作用,引領貧困戶增強自我“造血”能力;二是利用現代信息交流平臺,建立“智力支鄉”微信群,每名黨員聯系1—2名能人,鼓勵有志于為家鄉發展事業貢獻力量的農民工、企業家回鄉創業;三是樹立一批回鄉創業典型。評選表彰優秀創業者,廣泛宣傳創業事跡,組織典型人物現身說法,提高全社會對回鄉創業的共識,進一步優化返鄉農民工回鄉創業環境。
強化思想教育,根除舊痼頑疾。利用標語、廣播等形式做好宣傳工作,鼓勵貧困戶摒棄“等、靠、要”的思想,貧窮不能志短,清醒認識扶貧是“造血”不是“輸血”,是“授漁”不是“授魚”,是“扶貧”不是“濟貧”。脫貧主體是貧困戶自己,而不是政府,要靠自身努力徹底擺脫窮根,增強改變貧困落后面貌的堅強決心,形成內生驅動力,建立長效增收機制,努力實現脫貧不返貧。
豐富活動載體,夯實組織陣地。堅持并不斷創新“三會一課”“黨員活動日”等黨內活動形式,每月定期召開脫貧攻堅學習交流會,利用“微黨課”“現場會”等活動載體,營造全社會動員、全民脫貧奔康的良好氛圍;充分發揮村級活動陣地作用,完善服務功能,加快便民服務站、村衛生室、圖書室建設步伐,解決好民事代辦,醫療救治,知識獲取等關系到貧困戶切身利益的幾件大事。
黨建促脫貧,既發揮了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也在脫貧攻堅這場硬仗中又一次檢驗了黨的先進性,是“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實踐和延伸。
(達州市達川區大風鄉 李鐘志)